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高级研讨会日前在南开大学举行。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津首次举办的以证券市场创新、发展与规范为主题的大型高层次研讨会。原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刘鸿儒教授和有关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国刚教授表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基础环节。发行公司债券有利于公司诚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企业筹集资本金的迫切程度;有利于弥补先发展股票市场,后发展债券市场上的缺陷。他还建议发行公司债券时借鉴发行股票的一些做法,以规范发行公司的企业行为。如引入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进行相关辅导、评估,定期进行信息披露等。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国有股减持试行方案几次失败以后,这个影响中国股市未来走向的一个最大不确定因素,目前分歧在逐步缩小,正朝着多赢的目标努力。他认为最终的减持方案应该越简明越好,让广大投资者越容易理解越好。他的减持定价方案是每股净资产加上赢利能力参数,即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好,获利能力强,转让价自然就高,反之亦然。
谈到金融创新,他建议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个人股票抵押贷款。只要能够制定合理的放贷比率,防范股票反复抵押恶意套现发生,股票抵押贷款还是大有可为的。
证监会前任主席刘鸿儒表示,中国证券市场不能先发展后规范,也不能先规范后发展,不发展无从规范,不规范就不是真正的发展。目前大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及加快市场化的步伐。
对于目前市场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他特别指出:“一股独大存在种种弊病,我们需要治理。但股权分散就好吗?也未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美国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由于股权过度分散导致管理失控,最终走上造假之路。对此,我们必须要防微杜渐。”
这次研讨会是由本市证券学会、证券培训研究中心和南大科技投资公司等单位联合策划组织的。天津市政府体改办、天津证管办负责人和本市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投资咨询机构、相关中介机构的代表和南开大学部分师生20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