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网上交易软件
·网上交易
·客服电话:8008205158

财经首页 |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沙龙 | 产经 | 企业 | 经管 | 外汇 | 理财消费 | 在线315 | 在线兴业 | 酒城| 会展 | 道琼斯
股市首页 | 要闻 | 快报 | 个股 | 上市公司 | 机构 名家 | 热点 | 数据 | B股 基金 期货 | 论坛 | 网上交易 | 俱乐部: 记者 股民
我的搜财
用户名 密码
个股查询
财经搜索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证券要闻 >> 国有股减持叫停 >> 最新报道
国有股减持:会摔第四个跟斗吗?
http://business.sohu.com/
[ 魏雅华 ]

  一个在股市上流浪的笑话 

 这个国有股减持的笑话在股市上流传得很广很广。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笑话,是北京的一位股友用手机告诉我的,我第二次听到这个笑话,是广州的一位股友用他家的固定电话告诉我的,我第三次听到这个笑话,是重庆的一位股友用e-mail告诉我的,三个笑话一个版本。

  那笑话是这样说的:

  有个股民提了篮子去菜市场买菜,那是个全国连锁的国有特大超市,那菜贵得就跟在首都机场卖的商品似的。他之所以到这样的店去买菜,是因为这家店最近贴了张“本店国有股减持”的告示,他想那“本店国有股 减持”不跟“本店转让”或是“大处理大减价大跳楼”一样么?贴了这号告示的店,东西一定很便宜的。  进了店,他一路看过去,一个土豆卖60元,一个茄子卖70元,一个西红柿卖80元。好菜买不起,只好买棵大白菜吧。一问价,50元一斤!他骇然,这哪是菜市场,是肉联厂哪,进来一个宰一个。

  他吃惊地问:没弄错吧?这大白菜,外边一块钱两三斤!

  卖菜的说,那是私人的大白菜,这可是国家的大白菜,国家地里长出来的国有资产呀。

  股民说,私人的大白菜、国家的大白菜,还不都是大白菜?若是煮上一锅,你还能分清哪片菜叶是国家的大白菜,哪片菜叶是私人的大白菜?

  卖菜的正色地说,大白菜跟大白菜可不一样,国有资产那是要增值保值的呀。若是国有资产流失了,那还得了?

  股民说,那也不能卖得这么贵。

  卖菜的一脸的无奈,说,社保基金缺钱,我也没办法。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哪。  股民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得好听,你明明是取之于我,用之于他。偷换概念。

  卖菜的笑:我不取之于你,拿什么用之于他?  

 股民无奈,说,我不买了。

  卖菜的一片好心,说:您还是拿上吧,您要不拿,可就是自愿放弃,这是您那份儿。白扔了,可惜了儿的。 

 股民大怒:“强买强卖,我不买单!”  

 卖菜的说:“你不用买单,我己经替您划过卡了。”  

 股民吼:“强盗!”话没出口,又咽回去了。四名手持警棍的保安,已站在他一左一右、一前一后。股民改口说:“我告你!”  

 卖菜的说:“法院就在二楼,201室,跟总经理室挂一块牌子。我们的总经理就是法院院长,请两位保安带您去,您看好吗?这是您的交割单,拿好罗。就是打官司也还得有个凭据,是不是?”   股民想想,叹了口气,只好抱上大白菜,准备回家了。

  卖菜的好心地说:“千万别生气,气出病来,上医院花钱更多,那可就不是百儿八十打发得了的。”   股民想想,他的话哪句都没说错,够噎人的。

  那卖菜的又说:“千万别生气,什么时候都要有个好心情,好心情比什么都要紧。您知道“生气”的定义是什么吗?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可别犯傻哟”

  他吃了一惊,又被他说对了。他骇然地想,这卖菜的不知是个几品官,智商如此之高?他擦擦眼泪,默诵着《不气歌》,笑着回家了。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 再次遭遇“用脚投票”  

 听听这个笑话,真是一种黑色幽默。股民在“国有股减持”这件事上所处的悲惨地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强买强卖、售价奇昂、捆绑销售,是过去三次“国有股减持”的三大特色,也是以前几次减持,屡屡夭折的原因所在。

  2002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在网上公布了关于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这个“阶段性成果”肯定了四大原则:“多赢”、“公开竞价形成全流通股价”、“补偿流通股股东价差的损失”、“保护非流通股利益”。

  26、27两日股市恰逢双休日。

  2002年1月28日,中国股市对《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作出强烈反应。 

 中国股市又迎来了自2001年7月以来的第21个黑色的星期一。黑得没法儿再黑的星期一。沪市竟狂泻91点,深市跌幅193点,大盘跌幅近7%,个股跌停数百只,沪市再次击穿1400点。两市成交140亿元,未见缩量,毫无止跌的迹象。

  2002年1月28日,这个黑得没法儿再黑的星期一,至少回答了我们这样几个问题:

  1.国有股减持仍是2002年中国股市的心腹大患。

  2.新方案与旧方案并无本质区别,仍不被流通股股东认可。 

 何谓“阶段性成果”?也就是说,并非最终方案。可这也并不意味着不会依此方案实施,如果市场对此方案反应平静。

  如果股市续继下跌,股市的灾难将直接向中国金融业扩散,将危及中国经济的系统风险及系统灾难。中国经济大厦将形成巨大裂缝。

  翌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员会为了稳定人心,紧急发表重要声明:

  “有关方面在制定国有股减持方案时,将充分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和反映,以实现多赢为目标,注重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取得多数流通股的支持,在方案成熟时稳步实施,使市场在稳定中发展”。

  1月31日,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市场分析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任何改革举措,只有在市场稳定和投资者权益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得以推进。”  

 应当说,周小川的讲话一语中的,对于中国股市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重建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使股市的心态和体力都得以恢复,为因贫血而休克的股市紧急输血,使股市的血压和心跳恢复正常。这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

  31日,在周主席的讲话后,股市的信心得以恢复,忍无可忍的股市终于出现了报复性反弹,沪市大涨95点,深市的涨幅超过200点,1月28日的跌幅得以收复。但2月1日,股市小幅收阴,反弹能否持续,仍是个问题。

  当心,弱市无“利好”啊,任何一次新的“利好”,都会演化成一次新的资金出逃的机会。并使股市跌得更深。 “让利于民”还是“与民争利”

  国有股减持成败的关键是“政府让利”。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际上就作了一件事:政府让利。  改革开放起源于“政府让利”:把土地的使用权让给农民,即:“土地联产家庭承包责任制”。

  让利的结果是:拯救了中国濒于崩溃的农业。如果没有这个让利,中国至今还在啼饥号寒。让利的结果是:中国的粮食多得为仓库犯愁,粮食增长的速度比粮仓增长的速度快得多,多到了政府没地方存放,劝老百姓家家修粮仓,藏粮于民。

  政府让利的结果,也许当初政府也未必想到过。

  改革开放前,中国所有的一切可以被称作“利益”的东西,重要的和不重要的,都极其严厉地被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里,可那个时候的政府穷到了不能再穷的程度,政府被迫用上百种票证维持岌岌可危的短缺经济,以免发生严重的动乱。那时中国的老百姓比现在的阿富汗人还穷,中国有3亿人生活在联合国所划定的绝对贫困线以下。

  直到1980年,一台破旧落伍的电动机,都不允许上市交易,理由是那样堂而皇之:因为它是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必须由政府掌握,老百姓是不能拥有生产资料的。如果我们不放弃这样祸国殃民的理论,中国的大地上,能有改革开放这回事吗?  

 政府让利之时,便是国富民强之日。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就是在证明这个真理。与民争利的结果是民贫而国弱,难道这还需要论证吗?改革开放前30年的中国经济,教训还不够惨痛吗?

  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应该再次采取“让利政策”。

  问题仍出在减持的价格上。

  “阶段性成果”最让人失望、最让人沮丧,沮丧到几乎让人绝望的是,没有接纳专家和百姓众口一词的,在“净资产值基础”上减持的建议,而是用前景含混的“竞价减持”来实行减持。

  就这一点来看,“阶段性成果”并未放弃国有股减持的“市场价减持”的期望,从这一点上说,此次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与以前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并无本质性的区别,仅仅是个新版本而己。

  “竞价减持”看上去在减持上,投资人有了发言权,可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了。似乎公平、民主了些,可问题在于这种“竞价减持”是否能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而中小投资人有多大的发言权?   过去10年的无数痛苦经历告诉我们,在这种“竞价”中,中小投资人从来就没有发言权可言。竞价的结果既不公平,也不公正。是一种弱肉强食。

  而我们的担心己从“阶段性成果”中充分体现。

  照理,国有股的价格是应该由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买卖双方商定的。因此,减持价格的底价应由所 有投资者共同协商设定。但“阶段性成果”却规定:“由非流通股股东设定”,而将流通股股东排除在外。广大投资者有股票却没有发言权,完全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这显然违背资本市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平等、对称原则,违背“三公”原则。在“净资产基础”上减持,己经使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了

  实际上,在“净资产基础”上减持,己经使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了。可显然出售方并不以此为满足。  减持价不“以净资产为基础”,其本质仍然是在与民争利。

  因为,中国股市有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实:中国股市的90%以上的上市公司事实是没有投资价值的。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压根儿就不给股东分红,有超过1/3的上市公司在戏弄股东,分红就如同赐粥舍饭,像打发要饭的。  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分红,远远低于本来就很低很低的银行利率,(2002年2月,中国证监会宣布,中国股市上市公司有44家的现金分红,己高于银行同期利率。而我们所作的注释是:仅占中国股市上市公司1200多家的不到4%。)

  在中国股市上获利惟一的办法是炒作,即:从买卖股票的差价中获利。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流通股股价畸高,远远高于上市公司股价的实际价值。用这个价来减持,压根儿就是对投资人的掠夺。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本身就是靠投资者用血汗(高溢价)浇灌出来的。经连年送股、分红后的,原1元面值国有股,成本早已降为几角,甚至几分钱。即使以净资产减持,已净赚5倍~10倍暴利,已属“大赢”;而投资者即使享受到以净资产的受让优惠,已不是“多赢”,而只是“少输”而已。

  许多专家指出,国有股减持只能在净资产值以下进行,而“阶段性成果”根本就不予理睬,如此“贪得无厌”,能不让人从失望到绝望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减持底价为净资产值,是国际惯例和资本市场的一般做法。就是在中国股市,当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中将股票卖给战略投资人时,也是以净资产值买卖的,我们能不问一声:凭什么价格歧视以至于斯?一直在口口声声“同股同权”的国有股持有人,怎么忽然就中风失语了?

  还有,当市场上跌到前不久的1346点时,已有“神马股份”等多只股票跌破净资产,50多只股票跌到净资产值附近。实际的情况是,净资产值上下的股票,己嫌太贵,市场已在抛售。还搞什么“底价以上再竞价”,谁要?

  我们能不叮咛一声:走路看着点儿吗?

  多灾多难的中国股市真的要在国有股减持上,再摔第4个跟斗吗?  

 我们想用手投票

   2002年1月,国家计委成功地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就春运票价所举行的价格听证会,让今年春运运送的17亿次的中国人,享受了一回当家作主的民主的滋味。这滋味的确很温馨。

  早在2001年6月,那时“2001版国有股减持”的实施细则还未出台,笔者就曾在许多媒体(《中国青年报》、《粤港信息报》、《证券日报》等)上大声疾呼,请求就国有股减持召开价格听证会。因为此事实在太大,关系6500万投资人的利益,事关中国股市的前途和命运。

  可惜笔者人微言轻,建议随风而逝。

  没有话语权和用手投票权的投资人,只好用脚投票。如果给予投资人以手投票的权力,如果笔者的吁请能被听取,也许中国股市不会摔得如此之重。2万亿市值也不会因此同时随风而逝。2001版国有股减持的结局,也许不会在疾风暴雨似的连环脚、扫荡腿一样的用脚投票中,被踢得连滚带爬,以“纠错”告终,结局也许会体面得多。 

 2001年中国股市的大溃败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在这个地方,我们在过去的6年中,至少己跌了3个大跟头,每次都摔得鼻青脸肿,好几个月、好几年都爬不起来,到现在胳膊还用夹板吊在脖子上,腿上还打着石膏,两颗洁白的大门牙也光荣下岗。

  我们能不痛定思痛,能不回头看一眼,是谁绊了我们3个大跟斗吗?  

 中国股市亟需召开“国有股减持价格听证会”。

  春运票价价格听证会至少取得了如下成果:

  1.今年春运票价低于去年春运票价涨幅总水平。是历年春运票价涨幅最低的。

  2.在春运票价所涉及的集团利益中,找到了一个多方利益的很好的平衡点。

  3.在春运票价所涉及的集团利益中,充分照顾了弱势群体。(硬座涨幅最小,充分照顾了民工和学生的利益)。

  我们不敢奢望中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价格听证会”能取得什么大的成果,如果能取得上述三个成果,就己是中国股市之大幸、中国股民之大幸了。

  2002版的国有股减持“阶段性成果”,实际上充分地照顾了两大强势集团的利益:国家和券商,中小投资人再次成为弱肉强食的美味。

  2002年1月28日,当1亿2千万双脚,愤怒地、奋力地跺在2002版的国有股减持“阶段性成果”身上的时候,中国股市再一次遭遇恐怖的“黑色星期一”,日跌幅高达近7%,写下了自2001年7月以来,杀伤力极大的第21个黑色星期一。 

 有人在翌日大声喊疼,在媒体上要求大家文明些,在讨论此征求意见稿时,不要动不动用脚投票。有话好好说。

  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有用嘴说话的权力吗?我们有用手投票的权力吗?我们有“有话好好说”的话筒吗?   我们不想用脚投票,用脚投票是件痛苦的事,我们是在流着血、流着泪用脚投票,每投一票,那是在将虚亏变成实亏,在弃市割肉哪,我们轻松吗?你们疼,我们更疼!那是一场“双输”的投票方式,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呀。

  还让我们用手投票吧。坐在一起,有话好好说。

  好吗?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2002年3月15日16:48

我来说两句 推荐给我的朋友(短信或Email)

内容相关文章
作者相关文章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证券要闻 >> 国有股减持叫停 >> 最新报道
最新资讯
·有关人士表示国有股向外资转让政策敲定
·刘纪鹏:国有股协议转让应该降温
·(独家)联通A股:变相的国有股减持和QDII
·国有股:悬剑入水 潜龙翻波
·联通发A股 初探国有股减持
·民企频频接盘国有股权 40多家民营企业现身
·主管部门未审批 深万山国有股转让叫停
·杨帆:国有股应无偿送给流通股股东
·方向光电:国有股划转第一股
·两家国有股转让获批 国退民进提速
·(独家)国有股“占权”转让将添新患
·转让不应内外有别 质疑深圳对外转让国有股
·国有股协议转让将推动新一轮重组
·国有股转让审批速度缓慢 呼唤市场操作
·调查表明停止国有股减持提升了股民信心
·有关专家建议:切实解决国有股权的转让
·(独家)国有股场外减持的隐患和误区
·国有股减持软着陆:外资并购国企办法草拟
·国有股退出成商集团 新大股东有意转售外资
·交大南洋公司赴港上市 国有股减持重现江湖
·国有股协议转让“解冻” 民企再掀重组热潮
·惊闻新版国有股减持推倒重来
·国有股减持、QFII机制 关注两种可能
·长痛不如短痛:辩证地看待国有股减持
·对停止国有股减持政策的解读和操作建议
·上半年部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情况一览
·经济学专家:国有股减持叫停属于寅病卯医
·国有股减持叫停:博弈并未结束
·社保基金空翻多 国有股减持叫停实质和内涵
·国有股减持叫停中的实质和内涵
·刘纪鹏:解决国有股问题可“化整为零”
·夫唯不争故无尤--评停止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转让能否引领上市公司重组热潮?
·王国刚呼吁加紧国有股减持的相关研究
·国有股减持停止 投资理念如何选择
·国有股减持要以协议转让并购的方式进行
·吴晓求:国有股减持叫停不影响社保资金
·停止减持国有股 政策杠杆能把股市撬多高?
·国有股减持喊停首日证券营业部见闻
·刘纪鹏:国有股减持被停止意味着什么?
·停止国有股减持是为“十六大行情”奠基?
·中国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大事记
·停减国有股,巨大的财富怎么赚?
·吴敬琏:国有股全流通与减持是两码事
·国有股减持进展如何?专家把脉股市方向
·萧灼基:今年推出国有股减持的可能性不大
·国有股减持:会摔第四个跟斗吗?
·两会委员:国有股减持之前可建监护基金
·民企频频接盘国有股权
·联通发A股初探国有股减持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5102181转6835电子邮件 sunnyjia@sohu-inc.com
Copyright ©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