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就像小学校,健康的风气很重要,不能让“坏孩子”起示范作用。中国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相当年轻,就像小学生一样模仿性强而理性的主见不够,因此一批恶性案件已经出现或将陆续出现,有更多的人在试图效仿。中国如果再不加速改进公司治理结构,那么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将面临很大的困难。(评论者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
吴敬琏坐庄是违法的
坐庄就是操纵股价、操纵市场,而这正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说,坐庄是违法的。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谁在为哪个股票坐庄,甚至可以公开在媒体上随便说,全无一点法律约束。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证监会严肃查处操纵中科创业(相关,行情)股票一事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一旦调查清楚,一定要严肃处理。(评论者为著名经济学家)
吕平波:“中科”丧钟敲响
中科的故事或者说骗局既现代又古老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现代是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许多自以为聪明能从别人腰包中合法掏钱的人参与的股市中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就是老鼠会的那一套;说它简单,是因为一开始游戏的组织者就陷入了一个骗局,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说它复杂,是因为这个受害者为了摆脱受害的局面就编织了一个更大的自欺欺人的所谓战略性重组圈套,绕来绕去,把自己搁进去完事。
不敢想象把中科系的结局放大为中国股市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已经有人在明里暗里讨论这个话题;如果中科系的雪崩真如传闻中是因为管理层查处力度加大的话,那就是中国市场不幸之中的大幸了。毕竟中科创业这个原来叫康达尔的股票在业绩没有多大改变的情况下,股价翻了6倍。说这是价值,连三岁小孩都不信。(评论者为财经评论家)
胡舒立将调查继续下去
在庄家横行的中国证券市场,中科创业案是惟一一起庄家自陈坐庄内幕的案件,又曾因连续十次跌停引发过市场的巨大震荡,还可列为2001年初“股市大辩论”的起始原因之一,算是有些历史意义。此案一年多来没有下文,几乎到了让人忘却的程度,如今突然有了要开庭的消息,可称中国证券市场第一起走到了刑事诉讼程序的股价操纵案。
中国证券市场上庄家操纵的现象近年来相当普遍,“中科创业案”并非惟一与孤立的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又因其显著的规模,因其所形成的“中科系”或称“中科网”,而且因其总指挥吕梁完整的操作思路,在败露之后仍有非常可贵的标本意义。监管与司法部门在办理这一案件中可能遭遇的巨大困难是不难理解的,但我们愿意指出,能否比较彻底地查处此案,能否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接受教训,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近中期发展,影响会很不一样。因此,在初审丁福根们的同时,监管和司法部门对吕梁、对相关机构人士、对“中科系”内其他股票的操纵行为的调查和侦察,无论如何应当继续进行下去,最后拿出较为完整的结果。我们以为,这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最起码的负责。(评论者为《财经》杂志主编)
孙晔伟吕梁实验“做市商”?
西方做市商制度主要是为了通过大资金或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活跃市场,他是券商和投资者之间的合约协议行为,是法律和市场允许和接受的行为。但中国并没有引入这一制度。吕梁的做法完全是庄家行为,从报道出来的事实来看,当初就是为了恶意操纵,从中牟取暴利。尽管坐庄在中国并不稀奇,但规模和金额如此巨大,实属罕见。
故意操纵股价这类事情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允许的。但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别的。监管者和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是博弈双方,是“猫跟耗子”之间的关系。中科创只是被抓住的“耗子”。但出了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单纯地指责“耗子”,必须得寻找“耗子”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个是中国对市场要素的限定还不是很明确,对投资者来说,他们永远都是最大的机会主义者,他们要千方百计钻法律和市场的空子。另一个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不顺畅,投资产品品种过于单一且稀少,资金入市比较难。说到底,这牵涉到中国的监管体系和法律环境等体制和制度环境的问题。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