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2001年京东方(相关,行情)中期净利润5510万元,每股收益0.10元,全年净利润6025万元,每股收益0.11元。在韩国收购的STN-LCD业务成为公司2002年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今年公司的显示器业务也保持持续增长;CRT及其配套的零部件等产品效益与去年相比有了显著改善。预计中期京东方主营销售收入约为20亿元,净利润约为5600万元,2002年全年公司销售收入将达40亿元,净利润有希望达到9000万元左右。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显示器件领域的产业投资及产业整和能力,在显示产业内具有范围经济优势并在单个产品上拥有规模经济优势。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为显示器及VFD和彩色显象管等,其中显示器产量居国内第三位,产品40%出口;VFD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5%,彩色显象管产量居国内第二位。
3、京东方拥有精明强干、富有创业精神的管理团队,虽然目前公司仍是国有企业,但却实行民营管理,公司建立了快速市场反应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创业激励机制、管理与约束机制和人才海外培训机制,使企业在组织框架和制度管理方面与国际同步。
风险提示:
1.公司虽属高科技企业,但业务性质属于制造业,且目前公司市盈率高于100。
2.公司A股的成交量基本在10万至30万的范围内,流动性较差。
一、公司简介
京东方流通A股6000万,总股本5.50亿。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2北京电子管厂,该厂是中国著名真空电子器件产品生产厂家。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为显示器及VFD和彩色显象管等,其中显示器产量居国内第三位,产品40%出口;VFD属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5%,彩色显象管产量居国内第二位。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显示器件领域的产业投资及产业整和能力,在显示产业内具有范围经济优势并在单个产品上拥有规模经济优势。公司1997年合资组建东方冠捷,1998年出资收购了浙江真空电子有限公司60%股权,2001年收购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所有STN-LCD产业及OLED业务。目前,公司正同日本、韩国的TFT-LCD厂家广泛接触,计划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快速进入TFT-LCD领域。
虽然京东方目前仍是国有企业,但却实行民营管理,公司建立了快速市场反应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创业激励机制、管理与约束机制和人才海外培训机制,使企业在组织框架和制度管理方面与国际同步,同时京东方十分注重核心团队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二、主营业务分析
表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及毛利率情况产品类别主营收入(亿元)毛利润率(%)彩色显示器及多媒体产品21.93 7.4电子显示器件及其配件1.94 38.2彩色显像管材料及金属件0.87 35.6电子管0.41 43.9半导体器件0.16 56.3其他1.53 29.4合计26.84 12.7
1、北京东方冠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冠捷电子有限公司是京东方与冠捷控股有限公司于1997年合资建立的企业,注册资本2650万美元,京东方占52%股权。冠捷控股有限公司(现名冠捷科技)系香港联交所及新加坡证交所上市公司,公司主要股东为台商潘氏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CRT型电脑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及扫描仪等,目前冠捷是全球第二大电脑显示器制造商,在中国拥有30%左右的显示器产销市场。该公司目前正在做上市准备,辅导期已过了8个月,由南方承销。
2001年全球显示器总需求在1.05亿台左右,三星在全球出货量达2000万台左右,其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2%,跟2000年相比,增长率为5%;冠捷出货110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为13%,比2000年增长了4%。我国已成为显示器生产大国,2001年的产量在4500万台左右,占世界总需求的40%左右。纵观中国市场方面,2001年时,市场需求大概为730万台左右,预计2002年仍将维持17%的增长率,达到980万台左右。
表二:2002年1-5月国内主要显示产品产销情况指标名称计算单位生产量销售量
本月累计增减%本月累计增减%电视机万部2137 36 2248 30.3其中:彩色电视机万台2016 36.5 2125 30.2激光视盘机万台979 74.5 977 75.7显示器万台1633 28.1 1590 28.8显像管万只2759 25.7 2746 33.8其中:彩色显像管万只2527 29.7 2501 34.7
东方冠捷于1999年5月建成投产,当年实现显示器产销量56万台,实现业务收入4.2亿;2000年公司显示器产销量为205万台,实现业务收入18.29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产品毛利率5.8%;2001年公司显示器产销量为258万台,实现业务收入21.93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产品毛利率7.4%。北京东方冠捷电子有限公司制造的彩色显示器目前有14"、15"、17"三个系列,包括纯平和液晶产品,公司的显示器性能价格比较高,公司一方面是联想、IBM、方正等电脑整机厂的OEM定点生产厂,同时也销售AOC的自有品牌显示器,现年生产能力为350万台。预计2002年全年的显示器总产量在300-330万台左右,年初公司制定了年产TFT液晶显示器30万台的目标,今年上半年由于液晶缺货而受影响,上半年液晶显示器的产量在5万台左右。从价格方面看,CRT显示器的价格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暑假期间,价格跳水尤为严重。综合考虑2002年东方冠捷的盈利能力同2001年基本持平。
2、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京东方投资4800万元从绍兴市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收购并持有浙江京东方60%股权。浙江京东方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信息类产品VFD的研制与生产。目前公司产品在国内占有35%份额,生产规模位居国内第二位,世界第四位。1999年浙江京东方生产VFD 570万片,完成营业收入13000万元,实现税后利润3300万元;2000年浙江京东方通过“二期”扩产,VFD生产能力达1200万片/年,当年产销VFD 936万片,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年创汇90万美元,实现利润3730万元;2001年公司VFD产品产量为1070万片,较2000年增长14%,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毛利率38%。该公司上市辅导期已到,由于主承销商浙江证券有其它违规行为而被搁置。
真空荧光显示(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VFD)器件具有自发光、亮度高、体积小、色彩悦目、功耗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音视设备、微波炉、电子称的显示,其中每年一千多万台的VCD和DVD市场,是VFD应用的重要方面,全国的年需求量在3000万片左右。前三位分别为韩国的三星、日本的双叶和上海三星真空电子器件有限公司。上海三星真空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总投资9566万美元,其中技术转让费高达2500万美金,2001年11月上海三星公司完成全部生产及配套设备安装,2002年1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该公司可年产薄膜VFD 2400万片,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一期VFD生产线于95年开通;二期生产线于2000年4月开通,关键设备和技术从日本NEC引进,当时NEC正计划从该领域退出,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支付技术转让费,二期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新建了一条玻盖生产线和一条薄膜基板生产线,使该公司产品生产工艺从厚膜技术跃升为薄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国内VFD器件领域的领导地位已确立,为了应对上海三星的进入,2001年公司适当降低了产品价格,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公司现已组建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设有上海、广州、东莞、厦门、青岛等五个国内办事处和海外香港办事处,目前已与国内100余家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目前公司仍有扩大产能的计划,扩大的产能一方面用于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计划开展代工业务,公司目前正同日本双叶洽谈为其代工的事宜。
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来是浙江绍兴的国有企业,在国有资产退出时京东方取得了60%的股权,该公司其它40%股权中的35%为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持股增加了企业消化吸收现有技术的内在动力,公司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工艺技术、岛栅工艺技术、无排气管技术、点阵显示技术、前面显示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但是从技术上看,VFD不像CRT可以用电(磁)场聚焦、扫描,每行、每列都要有引出线;其次,它的阴极不是真正的平板电子源,是由相隔平行细丝构成,精确的聚焦有困难;再次,架空的栅极也不允许制作太高的分辨率。分辨率的限制使VFD的应用局限于音视设备、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和电子称、用市电为主的仪器仪表中,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则难有作为,虽然近年用无硫发光粉、肋栅技术等可改善VFD的性能,但是缺少重大的突破。
2002年1-5月我国激光视盘机的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增长70%以上,同时激光视盘机的价格下降幅度也很大,作为激光视盘机的上游企业,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数将有所增长,但毛利润率将不可避免地呈现下降的趋势,预计其利润将低于2001年的水平。
3、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是京东方与日本松下合资生产彩色显像管、彩色显示管的企业。目前北京松下为国内八大显像管生产基地之一,能生产14、19、21、25、29型显象管以及14型电脑用显示管,年生产能力为520万支。京东方持有北京松下30%的股份。公司2000年彩管产量535.7万支,销量492万支;2001年彩管产量449万支,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亏损1亿元左右。
2002年彩电业在经过2001年的全行业亏损后出现了复苏,彩色显象管行业也走出谷底。同北京松下规模相似的上海永新2001年共生产彩色显像管487.79万只,销售503.2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34.6亿元,净利润-564万元;2002年1-5月上海永新的净利润为5500万元。2001年北京松下的总经理变更,又逢行业不景气,公司亏损人民币1亿元左右,给京东方造成3000万元以上的损失。2000年京东方的投资收益为5801万元,2001年投资收益为-1596万元,2002年北京松下将不再亏损,京东方的投资投资收益将比2001年增加3000万元以上。
表三:1998-2002年5月我国显像管生产情况名称单位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5月显像管万3367 4004 5354 5510 2759其中:彩色显像管万只2915 3533 4733 4948 2527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表四:主要彩色显象管厂家2001年产销状况厂家生产量(万只)销售量(万只)销售额(亿元)净利润(万元)毛利率(%)彩虹股份(相关,行情)479.55 502.89 24.22 8441 10.58上海永新487.79 503.20 34.6 -564 4.56北京松下449 - 29.01 -10000(约)-赛格日立313.78 313.95 16.64 - 6.31福地科技(相关,行情)277.58 327.47 18.33 -43848 -8.56%南京华飞- - 29.14 3262 -
4、STN-LCD及OLED业务
2001年京东方与韩国半导体工程有限公司(简称“SEC”)、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在韩国合资设立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京东方持有新合资公司45%股权为第一大股东,SEC持有35%股权,HYNIX半导体持有15%股权,合资公司员工持有5%股权。新合资公司作为收购方收购HYNIX半导体所有STN-LCD及OLED(有机电致发光)业务的资产。
收购资产主要包括:STN-LCD设计、生产技术及设备、无形资产,OLED研发技术及成果、实验生产线以及有关的海外销售网络。2000年底被收购资产经审计的帐面价值约为7372万美元,收购时全部债务已被剥离,新合资公司以净资产为基准收购。在实行收购的过程中京东方十分重视被收购企业同京东方企业文化的融合性和价值认同,并输出相应管理团队。
STN-LCD(超扭曲阵列)主要应用于手机、PDA和GPS等IA(资讯家电产品)设备。全球中小尺寸TN/STN,在产量和产值上皆呈现小幅成长趋势。HYNIX半导体2000年STN-LCD销售收入折合1.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4%,全球排名第9位;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美元,利润407万美元;2002年新合资公司的销售收入大约在15亿人民币左右,利润约为人民币3000万元。
表五:全球STN-LCD产业规模(单位:千台)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TN/STN 1,845,386 1,972,875 2,135,933 2,342,837 2,603,541 2,806,461成长率- 6.9% 8.3% 9.7% 11.1% 7.8%
资料来源:台湾工研院电子所IT IS计划
表六:全球中小尺寸TN/STN产值(单位:百万美元)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TN/STN 3,624 3,815 4 ,101 4,387 4,769
成长率- 5.3% 7.5% 7.0% 8.7%
资料来源:台湾工研院电子所IT IS计划
5、其他业务
京东方在投资控股众多子公司的同时,也经营自有品牌的电脑、专业电脑和移动电脑,预计全年电脑的销售量在1万台以上。另外,公司在数字电视接受机、数码相机方面也有技术储备。公司增发A股募集资金重点项目—冷阴极荧光背光源于2002年6月进入了试产阶段。京东方拥有合资公司75%的股权。目前公司主要生产数码相机用的小背光源,合作方为位居日本小背光源行业第一的大和公司。京东方在苏州科技园的子公司未来将生产TFT-LCD用的大背光源,合作方是日本茶谷。
京东方的土地储备也相当可观,公司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公司总部有500亩土地及物业,其中环宇大厦被雀巢中国总部租用;在北京亦庄科技园京东方有1000亩的园区,目前生产小背光源的工厂坐落于此;在苏州科技园公司有300亩的用地及厂房;在绍兴也拥有600亩的园区。大量的工业用地储备为公司将来的扩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盈利预测
2001年京东方中期净利润5510万元,每股收益0.10元,全年净利润6025万元,每股收益0.11元。2002年STN-LCD业务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显示器业务保持持续增长;CRT及其配套的零部件等产品效益与去年相比有了显著改善。预计中期京东方主营销售收入约为20亿元,净利润约为5600万元,2002年全年公司销售收入将达40亿元,净利润在9000万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