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2002年股民连输两年的情况下,2003年股市是继续走熊,还是出现转机?如果出现转机,何时、何点位出现?哪些大事影响市场?这些问题,需要提前思量。
第一,春季投资制胜的神话能否再现?
历来春季选择低点投资于股市,胜算较大。不论是熊市的2001、2002年,还是牛市的2000年、1999年等等,都是如此。春季是每个机构追求完成年度指标的起始季节,春季是没有年终结账压力的季节,春季是增量资金开始入市的季节,春季是年报题材可能预演或者出现的季节,是人们充满美好期待的季节,是历来输少赢多的季节。明年春季的转点可能出现在什么时候?会不会出现在6月25日1748点之后144个交易日的2003年元月20日前后?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届时结合技术面、盘面共研判。
第二,针对1996年以来大牛市的调整会不会结束?会不会出现新牛市?
2245点以来的A、B、C三大浪的调整中,A浪从2245点下跌到1339点,B浪从1339点上涨到1748点,C浪从1748点开始下跌至今,仍旧在延续。根据C浪在中国常走出失败浪的经验,按照C浪下跌幅度为A浪跌幅906点的0.618倍计算,理论下跌目标位为1188点。而1996年低点512点到2001年2245点的0.382黄金分割位在1174点,两个点位非常接近。
第三,创业板会不会激发科技股、小盘股、成长股的火热激情?
在11月22日周五《周小川主席谈市场热点》的报道中提出:“开设创业板的方向和决策并没有改变,创业板还是会出台的”。市场有预期认为可能在明年三季度推出创业板。而这一时间,恰好是下跌大C浪走完的时间,也可能是5浪结构的新牛市第一浪、第二浪完成的时间。因此,到时需要格外关注:创业板推出,是否会在两年多熊市完成之后,成为激发市场投资想像力的事件?
第四,“缩股全流通”能否成为转势的催化剂?
按照现有的一些“缩股全流通”、“补偿全流通”方案来看,缩股减持和转让的对象必须是流通股股东。要让他们享受两股并轨时的价差收益,缩股减持和转让的具体补偿方式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由各公司的两种股东协商解决。从不缩股不补偿非流通股就不能流通、非流通股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分步实现流通等建设性意见看,未来上述方案,可望有下列好处:
(一)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投资人的积极性。
(二)由于总股本缩小,可望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业绩和投资价值,降低沪深平均市盈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