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网上交易软件
·网上交易
·客服电话:8008205158

财经首页 |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沙龙 | 产经 | 企业 | 经管 | 外汇 | 理财消费 | 在线315 | 在线兴业 | 酒城| 会展 | 道琼斯
股市首页 | 要闻 | 快报 | 个股 | 上市公司 | 机构 名家 | 热点 | 数据 | B股 基金 期货 | 论坛 | 网上交易 | 俱乐部: 记者 股民
我的搜财
用户名 密码
个股查询
财经搜索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二板资讯 >> 二板研究
民企香港上市热 呼唤国内创业板
http://business.sohu.com/
[ 边绪宝 ] 来源:[ 证券时报 ] 机构:[ 天同证券研究所 ]
  

  开始于2000年的国内民营企业香港上市热有可能在今年达到新的高潮。据香港方面的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民企,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国内民企至少有50家;而目前处于辅导期,计划明后两年上市的则有300多家。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有可能成为香港未来上市的主流板块。

  国内民企香港上市热主要缘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许多民企在国内上市无望的情况下不得不“借道”香港上市。目前国内主板市场主要为规模较大的国企融资服务,而且受制于发行“通道”的限制,追求承销业务利润最大化的券商投行部门不愿意在花费几乎相同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情况下做规模相对较小的民企。深圳创业板迟迟未能推出,而在创业板门外等候上市的民营企业至少有1000多家,许多企业在“等无可等”的情况下纷纷把上市目光转向境外。香港位于大中华市场的中心,对国内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对国内那些急于寻求发展资金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第二,香港特区政府及联交所的大力推动。民企在国内上市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香港创业板市场却频频伸出“橄榄枝”吸引其去香港上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曾于今年7月在就职演讲中表示,港府会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鼓励和吸引包括内地民营企业在内的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此,港府有关机构、联交所及香港本地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多次在山东、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举办上市推介会;不仅如此,还在香港本地举办形式多样的“融资洽谈会”,邀请国内企业参会并实地考察香港证券市场,极力吸引内地企业去香港上市。

  国内企业,尤其是优秀的民营企业纷纷去香港上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现行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那就是缺乏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创业板迟迟不能推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过剩经济”将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发展的常态,这就需要通过不间断的创新来刺激消费,拉动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创新的源泉主要来自广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融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不利于今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其次,不设立创业板,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就不能落实到实处。为了扶持和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第16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各种方式直接融资。”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包括企业债券融资、国内主板上市和海外上市等多种渠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资信低,发行企业债券困难重重且很难被投资者接受;国内主板市场进入的门槛较高,广大的中小企业入市基本无望;海外上市的各种费用较高且存在法律和会计制度障碍;上述这些都不能成为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惟有推出创业板,设立专门为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新市场,才能使《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到实处。

  再次,创业板迟迟不能推出不利于我国新兴的创投事业的发展。自从在深圳设立创业板计划被推迟以后,由于受一些片面认识的影响,社会各界对国家设立创业板的既定政策产生了怀疑,创业投资界的信心也因之低落。据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和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的调查,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几乎没有新的创业投资机构设立,已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也纷纷改变投资方向,目前投资于证券和房地产等领域的资本额竟占到创投资本总额的70%以上。创业投资是新技术和新兴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它对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意义巨大。我国刚刚兴起的创投事业因创业板市场迟迟不能推出而热情减退,这极其不利于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最后,创业板迟迟不能推出将使国内优秀的上市资源大量流失。2001年以来,由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纷纷衰退,我国经济却一枝独秀。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创业板纷纷把我国的优秀民营企业作为上市企业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香港、新加坡有关方面更是加大了在我国内地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和吸收我国内地的优质企业到其创业板上市。国内一些企业也因为深圳创业板迟迟不开而不得不去香港、美国等地上市,这极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总之,尽管推迟设立创业板有各种理由,但创业板市场的迟迟不能推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却是巨大的。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不可能等到各种外部条件都完全具备,并且彻底没有风险的时候再推出,应该大胆探索,在发展中规范,而不要苛求在发展初期就建立一个各项制度都十分完美的市场。
2002年8月28日03:19

我来说两句 推荐给我的朋友(短信或Email)

内容相关文章
  • 证监会提醒:投资者防创业板原始股陷阱
  • 香港创业板 内伤外伤
  • 香港创业板交投疏落 华翔微电等拟转板
  • 香港创业板何去何从?
  • 福州有人推销创业板原始股 投资者谨防上当
  • 内伤外伤
  • 曹凤岐:对待创业板要慎重
  • 创业板年内没戏 专家解读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
  • 支持内地企业上香港创业板
  •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在即 创业板即将梦圆
  • 作者相关文章
  • 券商如何抚平委托理财之痛
  •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在即 创业板即将梦圆

  • 机构相关文章
  • 基金代销 谁是大赢家
  • 小型股成海外基金避风港
  • 美国股票基金半年“瘦身”一成



  •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二板资讯 >> 二板研究
    国内二板制度
    海外二板制度
    最新资讯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5102181转6835电子邮件 sunnyjia@sohu-inc.com
    Copyright ©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