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节奏是与市场的活跃程度和承受能力息息相关的:当市场过于火爆时会密集发行,当低迷时则较为稀疏,以此作为调控市场的手段之一。从1999年以来A股筹资与上证指数(相关,行情)涨跌的情况,可以看出,股指上涨的时期更有利于新股发行,近三年来筹资额的变化幅度要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变化幅度,说明新股发行筹资额对于股指变化是很敏感的,弹性大于1。今年以来,市场疲弱,发行节奏被调控成温吞水,今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和配股与去年行情火爆的同期相比,筹资额减少了近一半,“6.24”行情后的发行节奏照旧不紧不慢,新上市股票波澜不惊。7月份新发共9家,但由于盘子普遍很小,募集资金仅25亿元,比上月多了1家,却少抽水近20%。
当然在平淡之中,近期发行市场、新股市场仍不乏值得回顾之处:
1、增发:门槛抬高,大闸重开。证监会7月24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精神是提高增发门槛。此举早在市场意料之中,没人会怀疑其长期利好的意义。但短视地看,另外一重含义恐怕更直接:增发又来了!今年前5个月共增发18家,在目前尴尬市道下,增发大闸重开的短期心理冲击不容小视。7月的最后一天,金融街(相关,行情)成为新规定后的首只增发股。
2、配售:权宜未改,机构先动。照例是100%按市值配售,传言中的航母级的新股发行并未出现,8月初发行的新疆八一钢铁发行量为1.3亿股,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令市场“8000万以上股票是否100%配售”的疑问大为释然。唯一的插曲来自原先NET系统的第一投资(相关,行情),该股发行的5000万股中近半向原先的股东定向配售,但这仅能视为个案,毕竟这种私募方式与目前完全公募的精神相去过大。发行市盈率也仍维持20倍以下。不过,配售中还是有两点政策性变化值得注意:一是参与配售市值计算日由原先的招股书前一日,改为招股书刊登日当天。如此一改,投资者倒是可以及时调整仓位,有能耐的还可以拉高股票来多获几个配号。新的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为获得配号而进行股票交易、股票操作这一毫无经济意义的行为,这样的成交量并不提升市场的内在活力;第二是自8月1日起,资料中缺少持有人姓名或者身份证号码的证券账户,将不允许参加配售。这个措施的实施将“加大违规操作的机会成本”,从量上减少违规操作的规模,是市场监管取向实名制的重要一步。此外,机构的行为是另一看点。根据跟踪观察,参与配售的市值占两市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同样发行5000万股,6月初中孚实业(相关,行情)参与配售的比例大致为47.88%,而到7月中旬龙溪股份(相关,行情)发行时,该比例提高到50.81%。显然,因单个帐户配售上限而浪费的市值正在减少,其原因可能为机构倒仓,也可能为机构向散户减仓。
3、新股:高价走弱,中价呈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新上市股票逐渐多了些活力。配售使更多的新股落入中散户手中而不急于变现,新股上市首日的换手率也由原先的70-80%降到50-60%,但这并不能阻碍新股中分化出强势品种与弱势品种,毕竟决定新股走势的是市场判断,而不是原先筹码的归属。7月高价新股普遍走软,典型为换手率奇低的迪马实业,理由是市场走弱,高价股缺乏炒做环境;而中价新股则异常亢奋,如湘电股份(相关,行情)。中价新股价格普遍较类比的次新股高近10%,如安源股份(相关,行情)之于盘江股份(相关,行情)。中价走强说明:在当前的市场氛围里,总有不甘寂寞的资金在不断追寻短线的机会;而短暂的炒做显然有损这些股票中期的元气。
4、次新股:高价做秀,低价趋软。次新股的情形与新股正好相反(新股指上市一个月内的股票,而次新则为1-12个月)。中、低价次新股7月整体走软,如招商银行(相关,行情)、山东基建(相关,行情)、长江股份(相关,行情)等,只有龙头股中海发展(相关,行情)尚表现一定的力度;而高价小盘次新股则神奇般地与大盘虚与委蛇,短期图形大多阴森可恶,而中线格局却完美如初。典型的为山东药玻(相关,行情),7月仅两天阳线,而无数的阴线仅使该股下跌不到5%!同样批发阴线的还有小商品城(相关,行情)等。低价股走软、高价股做秀的现象,似乎预示着未来市场的热点将发生变化。
新股具有换手率较大、便于机构投资者进出等特点,因而已成为调整市中有目共睹的热门品种。而且新股行情的周期性相当明显,走势往往领先大盘,如果判断大盘已经见底,则次新股将成为良好的投资品种,如2001年10月底的反弹中,次新股明显强于大盘。
综合上面所述的特点和趋势,8月份或更长的时间内,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思路操作:
1、扩容有望提速,但不会决定市场格局。扩容提速的原因包括:增发已然重新开张;7月份发行的股票盘子过小、从市场抽血较温柔,使8月份起点较低。但考虑到管理层明确的呵护市场态度,未来一个月扩容应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多的冲击,甚至可以提供借机震荡的机会,反而有利于未来行情发展。因此,对扩容因素不必看得过重。
2、根据周期性原理,短线参与最新上市的股票。从大的周期看,热点从形成到消退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只要前期类比的中价次新股不出现跌破10元的品种,中价新股仍将为短炒的热门品种,短线感觉较好的投资者仍可将其列为进出方便的炒作品种;而高价新股则应稍微注意风险,以免在其上市后回探、整固的过程中受伤。从小的周期看,新股上市初期的表现往往强弱交替,如果前面的新股开盘后走弱,则随后上市的新股开盘定位将相对合理,为投资或投机提供较为合适的机会。其原因很简单,市场本身就需要不断地寻求获利品种,对于新股发烧友来说,机会不容错过。如按上市首日的走势划分,7月份上市新股依次为:安源实业(强)、泰豪科技(相关,行情)(强)、宏智科技(相关,行情)(弱)、大连圣亚(相关,行情)(强)、江西长运(相关,行情)(弱)、湘潭电机(强)、菲达环保(相关,行情)(弱)。
3、中线介入高价小盘次新股。在6月份以前市场持续低迷过程中上市的次新股定位普遍较类比老股低,其中小盘高价新股低估幅度甚至高达20%。这已为其未来的独立行情带来可能,也使这些当时的小盘新股筹码很快被锁定。从投资价值的角度看,这些股票正面临难得的投资机遇。目前低价股的定位,明显高估于高价股。如:天地科技(相关,行情)流通盘为2500万股,每股收益约0.6元,目前不到26元的股价相当于40倍市盈率;而流通盘为1亿股、业绩0.15元左右的股票,当前的定位普遍在10元附近。此类次新股数量众多,包括中软股份(相关,行情)、天地科技、小商品城、山东药玻、卧龙科技(相关,行情)、精伦电子(相关,行情)等。有耐心的投资者不妨以中线的角度优先考虑此类品种,等待风水的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