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悲喜交加
一、02年上市新股价格分布:
2002年已经发行并上市的股票有68只,从股价的高低对样本总数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按照开盘价分类统计,开盘价超过15元(以下称高价新股)有34只占样本总数的50%。其中开盘价在10元—15元之间(含10元和15元以下同)(以下称中价新股)有24只占样本总数的35%,开盘价在10元以下(以下称低价新股)的为低价股有10只占样本总数的15%。
二、新股指数揭示2002年新股的总体表现远远强于大盘:
2002年的行情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下二上。通过对最新上市的10只(50只)股票的价格指数(即新股10指数或50指数)和上证指数波段涨跌幅的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新股的短线走势远远超过大盘。
天力新股10指数年去年12月31日为1454.23,而到今年的12月24时新股10指数为1437.18点,仅比去年下跌1.17%,而新股50指数却下跌14.67%,上证指数同期下跌13.7%,说明新股在弱市中新股上市后短期内相对抗跌,而之后会变本加厉地下跌。
在三次下跌过程中,新股10指数跌幅一次大于大盘,两次小于大盘,而在两次上涨过程中新股10指数的涨幅都超过大盘。在6、24行情中新股表现更加突出(大盘平均涨幅为20.21%,而新股10指数的涨幅为32.86%)。而新股50指数在三次下跌中却有两次跌幅超过大盘,只有一次跌幅小于大盘。具体涨跌幅度对比详见下表。
|
01/12/31--02-1-17
|
02/1/17--3-25
|
02/3/25--6-17
|
02/6/17--7-5
|
02/7/5--11-17
|
新股10涨跌幅
|
-12.19%
|
30.54%
|
-23.16%
|
32.86%
|
-16.98%
|
新股50涨跌幅
|
-15.30%
|
24.64%
|
-18.18%
|
27.67%
|
-23.01%
|
上证指数涨跌幅
|
-18.65%
|
26.51%
|
-14.11%
|
20.21%
|
-22.64%
|
三、局部牛势造就次新股波段赚钱效应:
624中投资者微妙的心态造就了次新股凌厉的行情。6.24行情中中低价大盘次新股中海发展、江西铜业、山东基建、北大荒、招商银行的上佳表现及诱人的赚钱效应大家应该不会轻易忘记。这也是股价结构调整及大盘中长期走熊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大盘在长期阴跌中大部分机构都严重套牢,行情井喷必然带来增量资金的介入,因此增量资金的选择考虑首先考虑三个因素:一避免成为长期套牢机构的解放军,二选择流通性较好风险相对较低个股,三绝对价位低有比较充足的上涨空间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三者合一低价大盘次新股便无可厚非地成为行情的主流。
在1/29—3/21日的波段上涨行情中,新股表现同样也不赖。期间总共有8只股票上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江西铜业、宝光股份、营口港、海油工程、海螺水泥、天富热电、鑫新股份、山东基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有三只宝光股份最大涨幅为82%、营口港最大涨幅为31%、鑫新股份最大涨幅为35%。同样也构成了当时最靓丽一道风景线。
四、严峻市道下次新股依然值得投机
接下来对剩下的56只新股的短线机会进行分析,其中短线低开高走并在上市后的6个工作日内存在10%以上获利机会的股票有12只,占样本总数的21.43%。如下表所示:
|
股票名称
|
最低价
|
最高价
|
涨幅(%)
|
流通股本
|
1
|
泰豪科技
|
18.36
|
22.25
|
18
|
4000
|
2
|
宝钛股份
|
16.56
|
20.20
|
22
|
6000
|
3
|
中孚股份
|
14.72
|
16.88
|
15
|
5000
|
4
|
华冠科技
|
13.50
|
16.19
|
20
|
4000
|
5
|
华阳科技
|
13.00
|
15.60
|
20
|
4000
|
6
|
第一投资
|
12.23
|
13.50
|
10
|
5000
|
7
|
安源股份
|
11.37
|
12.86
|
13
|
8000
|
8
|
长江股份
|
10.88
|
12.77
|
17
|
4000
|
9
|
国药股份
|
10.81
|
12.60
|
17
|
5300
|
10
|
华鲁恒升
|
10.00
|
14.84
|
48
|
6000
|
11
|
八一钢铁
|
7.78
|
9.18
|
15
|
13000
|
12
|
山东基建
|
4.30
|
5.04
|
17
|
50500
|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股价在10元—15元区间的中价股有7只占58%,超过15元有3只占25%,低于10元有2只,占18%。读者可能也已经注意到,在1/29—3/21日的波段上涨行情中表现优秀的三只新股其中宝光股份、鑫新股份的流通股本在
5000万左右,营口港稍大为1亿。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其开盘价都在10元一带。
因此开盘价在10元—15元之间的总共24只中价新股有其中就有10只个股在上市后的五日涨幅超过10%,平均涨幅达到19.38%,占中价新股总数的42%。而高价新股及低价新股这一比例仅为8.82%和20%。
将以上数据和2002年总体新股的股价分布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投资者不难发现,2002年上市的新股开盘价在10元—15元之间股票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五、小盘高价新股---喜“新”投资者心中刻骨的伤痕
众所周知,2002年是典型的股价结构调整年,中高价股特别是小盘高价股在2002年遭受无情的抛售,而上面的统计也可以发现今年发行上市的新股中高价股所占的比例达到50%,因此这部分股票的持续下跌便构成了部分新股爱好者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痕。同时也构成了2002年新股风险的核心焦点。
进一步统计高、中、低价新股计算这三类股票上市当天最高价后的最大跌幅的平均值,其中高价股的平均最大跌幅为27.16%,中价股的平均最大跌幅为18.38%,低价股的平均最大跌幅为14.96%。很明显高价股的跌幅要远远超过中价新股和低价新股。因此2002年以淡化流通盘崇尚价值投资为基础的股价结构调整理念在新股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也使得热衷于小盘高价投机的新股爱好者成为本轮调整的最大牺牲品。
路在何方
总结02年的经验教训,建议投资者在2003年新股操作中采用如下策略:
一、始终回避小盘股,始终回避高价股。证监会管理层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市场稳定需要更多的大盘股来维护。言外可能有认为小盘高价股风险太大不利于股市稳定之意。因此投资理念及舆论导向的变化已成定局,2002年小盘高价股悲惨命运的历史依然会在2003重演,因此大家不要对这类股票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在上市后几个工作日内重点关注中低价中盘股,依然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随着2003年以各类机构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壮大,在价值投资将成为市场的主导投资理念的同时对流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中盘中低价这类股票兼有流动性好,绝对价位不高两大优点非常适合机构用于维持流动性的资金的短线博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股票在明年将依然保持相对的活跃并存在较大的短线机会。
三、对于流通市值过大的低价大盘股,在上市后短线要尽量回避,但随后的持续跟踪却非常有必要,由于流通市值太大这类的股票的机会往往不是出现在上市后的短短几天内,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蛰伏后可能会有上佳表现。这也是江西铜业、海螺水泥、山东基建虽然上市大盘环境很好,但并并没有太好表现太好,而是在下一轮上涨中才春风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样大家现在也不要对象中国联通、上海航空这样的股票以及在03发行上市的低价大盘股不屑一顾,难说他们不会成为下议论上涨行情中的领头羊。这点对资金量比较大的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注:新股10指数(50指数),以最近上市的10只(50只)新股的加权平均流通市值为计算依据,新上一只新股剔除最老一只新股,并进行修正避免因样本股的调整而给股指带来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