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家族中,财务指标上显示出较大风险的公司主要包括两类:一是18家已连亏2年9个月的公司,如ST春都(相关,行情)、ST七砂(相关,行情)、ST中燕(相关,行情)、ST渤海(相关,行情)、ST南摩(相关,行情)等;二是在《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颁布后被暂停上市,迄今已恢复上市或即将恢复上市的ST公司,主要是ST东北电(相关,行情)、ST幸福(相关,行情)、ST龙建(相关,行情)及定于12月16日恢复上市的ST银广夏(相关,行情)。对这些公司而言,2002年报盈利与否将对其产生巨大影响。从接近年底的一段时间看,部分公司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前景出现分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分析。对于尚未得到批准恢复上市的ST生态(相关,行情)、ST棱光(相关,行情)、ST中侨(相关,行情)、PT琼华侨(相关,行情)等本文暂不分析。
个别公司面临下市
对于《办法(修订)》颁布后被暂停上市的ST幸福、ST东北电、ST龙建等3家公司来说,根据规定:股票恢复上市后,在法定期限内披露了恢复上市后的第一个年度报告,但公司出现亏损的,将被终止上市。即,若2002年报出现亏损,刚刚恢复上市的这3家公司仍然将遭到退市厄运。不过,资料显示其中的ST龙建、ST东北电并没有多大风险。ST东北电前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05元,并预计"全年盈利将在三季度盈利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ST龙建则更为乐观,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06元,每股净资产1.23元,并预计"2002年度公司可实现扭亏,力争公司股票ST摘帽"。风险较大的是ST幸福,第三季报遽然"变脸",亏损1207万元,并曾发布公告表示"如果2002年度继续亏损,将直接终止上市"。至于股票获准于2002年12月16日起恢复上市并实施特别处理的ST银广夏,一些细节值得关注,如2002年半年报、三季报实现盈利,并预计"2002年度预计将会盈利";半年报被会计师出具了带解释说明段无保留意见等。
暂停后前景各异
相对上述4家公司来说,前面提到的18家连亏2年9个月的ST公司时间"较松"。毕竟,即便2002年继续亏损,依照《办法(修订)》也只是被暂停上市。若2003年半年报扭亏并得到会计师的认可,依旧可以恢复上市。虽然其中大多公司2002年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较大,但前景却有不少差别。
一种是通过重组缓解了压力,因此即使今年不能扭亏,明年经营也比较乐观。某些公司今年以来一直积极地着手进行重组,有的已经初具眉目,有的甚至基本完成。虽然不能帮助公司年内实现扭亏,但2003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相对乐观。典型的如ST川长江(相关,行情),通过与潜在第一大股东四川汇源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引入其持有的三个公司的部分股权。完成后,ST川长江将由传统外贸行业进入光通信领域,产业优势应该较为明显。而且,从ST川长江作出的引入新资产后盈利预测看,2003年将实现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这样,即便今年难以扭亏被暂停上市,2003年半年报后恢复上市的希望也是较大的。此外,ST中华(相关,行情)在新任大股东的帮助下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部分债务问题;已预计2002年将亏损的ST昆百大(相关,行情)、ST吉发(相关,行情),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2002年"盈亏具有不确定性"的ST琼海德(相关,行情)报告期内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资产、债务重组,且实际控制人发生了变更;预亏的ST七砂控股股东国家股划转已获财政部批准,并表示"具体的重组计划正在积极的酝酿推进之中"。因此,这些公司在新"东家"的帮助下明年经营状况出现好转并不是没有可能。
第二种是年内即可能实现扭亏,存在摘帽可能。对比2002年首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发现,某些ST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步向好,尤其是第三季度有了明显转机,全年有扭亏希望。希望最大的是两个以摩托车生产为主业的公司:ST新大洲(相关,行情)和ST南摩。ST新大洲于2001年完成重组。虽然2002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为--0.04元,但至9月30日每股亏损仅为--0.01元,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显示盈利。其日前公告披露"摩托车产业经营业绩的明显好转……预计2002年度公司将实现盈利目标"。截至三季末,每股净资产1.14元,高于面值,存在摘"帽"
可能。ST南摩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019元,上半年为--0.04元,即第三季度本身已实现盈利。2002年,该公司通过与控股股东之间的资产重组,剥离了部分亏损源。其日前公告称"主营业务生产经营形势逐步好转……2002年度有望实现全年盈利的目标"。截至三季末,每股净资产达到1.65元,若最终能依靠主业实现盈利,撤消特别处理不无可能。此外,顺利实现第一大股东新老更替的ST鑫光(相关,行情)日前称"通过回收应收款等工作并经对2002年全年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初步预测,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第三种是重组未取得明显进展,危机似乎已经不远。上述某些公司不仅预测2002年将出现亏损,而且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重组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若2003年上半年依旧无法扭转困境,则的确处于"高危"。ST襄轴(相关,行情)日前公告预计"今年亏损",至今没有重组方案推出。从2000年以来营业利润均显示亏损,依靠自身力量扭亏难度较大。而截至9月30日高达2.79元的每股净资产,对于引入重组方不知是好是坏?类似的ST中西(相关,行情)称"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预计2002年全年继续亏损";ST原宜(相关,行情)日前预计可能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并称重组事宜"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公司的大股东也尚无股权转让或托管计划";ST五环(相关,行情)预计2002年将继续亏损,并称"如果公司重组失败,2003年上半年公司仍然亏损,本公司将终止上市",从日前的资产剥离情况看,正如其三季报所说那样"重组尚无实质性进展";同样预亏的ST渤海自三季报以来"无重大资产收购、出售或处置以及企业收购兼并事项"。此外,由于关联方占用巨额资产导致重组难以进行的ST中燕、ST春都,均已预计将连亏三年,显示出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ST吉化(相关,行情),该公司称"鉴于本公司2002年1至9月份亏损人民币6.59亿元,预计2002年全年将继续亏损"。三季报称"将积极着眼内部挖潜……力争在2003年取得理想的业绩"。由于该公司总股本超过35亿股,且带有近10亿股H股。结果无论如何,其对证券市场会产生较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