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深两市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那些戴上ST帽的ST个股,股价出现重新上移的倾向,如ST天宇、ST川长江、ST冷机等。而那些“摘帽”的个股,比如健特生物、华立科技、张家界(相关,行情)、实达电脑(相关,行情)等反而出现滞涨现象。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摘帽”股市场表现
与大盘走势息息相关
从历史走势看,“摘帽”板块走势主要与大盘走势息息相关。如果大盘运行在一轮上升行情轨道中,那么“摘帽”股将增强主流资金做多的欲望,其代表就是由PT振新到ST振新再到振新股份又到四环生物(相关,行情)的苏三山。当时的背景正好是大盘运行在2000年元旦前后所形成的上升通道中,此时“摘帽”让主流资金有一种快速致富的冲动,进而加大做多动能,使这类股走势出现无量涨停的格局。如果大盘处于平衡市或者是重心下移趋势的话,那么“摘帽”股走势可能就不会太好,因为此时主流资金大多采取“落袋为安”的操作手法,进而产生市场中所谓的利好出尽是利空的走势。去年下半年的PT渝钛白(相关,行情)等“帽”股的走势就是如此。
目前虽然有诸多利好出台,一级市场的资金也很充裕,但大盘没有好的起色。因为二级市场的空间不大等诸多因素制约着资金入市的意愿,所以股指走势一直呈牛皮市特征,且屡屡有向下破位的可能。此时主流资金的策略就是选择在利好出尽之后将账面兑现,从而使“摘帽”股走出调整行情。更主要的原因是,部分“摘帽”股虽摘去帽子,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类股就踏上锦绣前程。由于这类公司未来的市场前景不是很乐观,其股价又处在相对的高位区域,加上大盘不振,极易产生一定的市场风险,这就使主流资金产生“落袋为安”的心理。
刚“戴帽”股大多数
业绩明朗有重组预期
而那些刚“戴帽”的个股业绩大多明朗,反正股价已到底了,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此外,此类个股为了扭转颓势,正进行着产业结构方面的转型,或者对自身的业务进行剥离,以期能够实现业绩的恢复性增长,这样就使此类股具有一定的重组预期题材,即可能由目前的巨亏到微亏到扭亏甚至高成长,而且每一个步骤均是炒作题材,都会成为机构资金拉抬股价的借口之一。
刚“戴帽”的个股,自然会使投资者联想起重组之类的题材。事实上,重组这一题材是存在的,ST川长江就是最好的例子。就在该股“戴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ST川长江就公布股权转让已获四川省政府批准的信息,其股价随之大幅上扬,成交量也随之放出。这种盈利效应自然引发起当前苦于寻找不到战机的短线资金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此类个股很适合短线资金的介入,因为此类股至少在一年内不存在退市的压力。这样,炒作起来较为轻松,市场的跟风意愿也就较强烈。因此,市场上就出现此类个股一“戴帽”就涨的奇怪现象。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近期强势明显的新ST个股,基本面较即将退市的ST九州、ST幸福要好。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此类股每股净资产都是在面值之上。比如说,ST川长江的总股本只有1·9亿股,每股净资产高达1·60元,ST冷机、ST天宇、ST海泰的每股净资产也均在面值之上。这在会计制度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仍然有着如此高的净资产,说明此类股的壳资源价格要较老一批的ST个股整体质量高。二是两者都是巨亏,但刚“戴帽”股有一种将前期亏损一举抖落出来,进而为新入驻的股东排除诸多财务陷阱,有利于树立这些亏损股在重组方面的诚信。在这些背景下,就不难理解新出炉的ST个股为何强势的原因了。
ST股并非都会起死回生
关注实质性资产重组股
当然,并非每一只ST股都会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毕竟我们已经实行了极为严格的退市制度,PT中浩等已作出了榜样,而且ST海洋也已暂停上市。在这一背景下,希望投资者要注意这类股重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要仔细分析这类股的基本面和技术面,以期发现能够进行脱胎换骨式重组的ST个股。对ST川长江、ST海泰等已公布股东转让或进行资产置换的个股,可关注。另外,对已预亏过的一年半亏损、年报未公布的个股也可予以关注,比如春都A(相关,行情)、北方五环(相关,行情)、南方摩托(相关,行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