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丰和(相关,行情)首日上市收盘比发行价低了三分钱
昨日基金丰和(184721)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其发行价高达1.01元,但是昨日开盘只有0.99元,收于0.98元,较发行价低了2.97%,原始持有人全线被套,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基金由过去的股市红人变成如今的这种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的境地,这与基金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先是2000年底的“基金黑幕”,紧跟着就是青啤的申购事件,然后又触礁银广夏(相关,行情)、数码测绘(相关,行情),中间还有“深高速(相关,行情)(相关,行情)事件”,如此众多的事实堆积在一起,就使得基金诚信度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有些股民不愿把资金委托给这些基金经理。
从今年基金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基金虽然能够保持低于大盘的调整幅度,但是,其业绩并没有出现西方共同基金那种逆大势涨升的收益,其专家理财的能力也受到了市场参与各方的质疑。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对于基金的发行与交易兴趣不大,由此也造成了基金普丰(相关,行情)(184693)发行中签率高达100%的发行奇迹,与南方稳健成长等开放式基金发行时的不佳状态一起构筑成了我国基金业正处于低潮的印象。
随着政府对于新股认购过程中基金限制政策的出台,基金过去那种以资金优势获取一级市场暴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而又由于国有股减持方案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尚未形成,在价值型与成长型的定位坐标尚未正式建立起来之前,基金们在二级市场腾挪的空间又有多大,投资者对之心里无底。而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又直接受制于基金净值的变化,而后者又受制于二级市场目前运作的空间。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拓展二级市场运行空间,这在国有股减持方案迟迟未决的背景下难以达到目的。二是增加交易种类,比如说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这在短期内又不能实现,因此,就短线而言,基金的低潮状态仍将延续。既然如此,目前投资者还真的不要再去盲目地申购基金,不如买一些走势极佳的国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