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盘面可以看出,沪深两市走出了持续调整的走势特征,成交量随之大幅萎缩,沪综指的日均成交金额从今年高峰期的100亿以上下降至本周的70多亿。但是有意思的是,一级市场的资金却迭创新高,招商银行与宝钛股份共冻结资金5308亿。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资金面的变化呢?
一级市场的资金面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变化,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较大的关联:一是央行在今年2月的第八次降息;二是3月初公布的将恢复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信息吸引了大量游资;三是机构投资者的扩容步伐在加快,包括中关村(相关,行情)证券、中科信证券等筹建,南方证券、申银万国等老牌证券公司的增资扩股;四是每年的春季均是资金面较为宽松的时节,不仅仅在于此时的资金面没有结帐等会计方面的压力,而且还在于每年的春季都会有一波行情在吸引着资金的注意。
不过,在一级市场资金迭创新高的同时,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却出现了萎缩趋势。每一次新股发行的前一个交易日,股指的疲软以及成交量的放大均可以从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的实质。比如说上周五沪综指就伴随着121亿的成交量,股指大跌47点,这批资金出来干吗了,还不是到无风险的一级市场申购宝钛股份去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景象,是由于政策面虽然回暖,但是真正意义上能够落实到操作层面的细化政策暂时还不多,因此,难以引起观望的资金对二级市场投资的冲动。
但是,毕竟目前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已成为"市"人之共识。因此,随着股指的持续下跌,可以预期的是,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均会在近段时间内得到落实,这将激发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的积极性。而且,从昨日盘面来看,已有部分资金开始利用部分个股所出现的突然利空进行打压,以吸纳到更多的廉价筹码。其突出例子就是宝光股份(相关,行情),该股一度被市场视为新的龙头品种,但是随着该股的一纸预警公告,不单单形成了头部形态,而且还带动了鑫新股份(相关,行情)、潜江制药(相关,行情)、海螺水泥(相关,行情)等新股的持续下滑,进而带动了大盘的回落。但是从宝光股份的盘面走势来看,前期入驻的资金不可能会在近期突降利空的背景下,在没有成交量的配合下完成全身撤退的任务。可以由此推论,目前的市场在一不缺政策,二不缺资金的背景下出现如此跌势,只能理解为刻意打压所致。
刻意打压的台词后面的意思就是为了今后更好的上扬,目前滞留在一级市场的5000多亿资金正在寻找介入二级市场的机会。而从以往新增资金介入的重点对象来看,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实质性重组板块,因为此类个股存在着对于重组后业绩高速成长的价值挖掘过程,所以,济南百货(相关,行情)、国际大厦(相关,行情)、渝钛白(相关,行情)、赣南果业(相关,行情)、青岛东方(相关,行情)、东盛科技(相关,行情)、湖北金环(相关,行情)等个股均可关注。另一个就是新股与次新股板块,如海油工程(相关,行情)、大恒科技(相关,行情)、天鸿宝业(相关,行情)等,尤其是含权的新股与次新股亦可关注,如凯诺科技(相关,行情)等。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