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产业研究所
所谓指数基金,就是跟踪某个特别的指数进行投资以期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基金。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推出后即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逐渐成为成熟市场一个主要的投资品种。指数基金是根据其所跟踪的指数样本构成比例来购买证券,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与指数相近的收益率,其投资策略为被动投资,以消除系统性风险,同时降低成本,在操作上追随大市,在经济总体上升中被动取得收益。其特点是:它的投资组合等同于市场价格指数的权数比例,收益随着当期的价格指数上下波动。当价格指数上升时基金收益增加,反之收益减少。基金因始终保持当期的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因而收益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指数基金存在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这种理论认为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包括专家在内,都不可能战胜市场,因此,积极的管理型的基金扣除成本之后,并不能取得超过市场的表现,只要采取消极策略就可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就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相对于积极管理基金或其他类型基金的优势如下:一、指数基金的优势1、成本优势
一个指数基金不做击败市场的努力,因而它不积极地交易证券,它简单地持有所有构成目标指数的成份证券或它们的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样本、获得一个和特定的股票或债券基准指数的投资业绩相等的业绩。
造成指数型基金好的业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极管理的低资产周转率。关于消极管理带来好业绩的原因,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低的资产周转率使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了收益率。另一种说法是,低的资产周转率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失误和不必要的交易费用,因此提高了收益率。这两种说法中都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容,因此,基本上可以说,低的资产周转率或消极管理使指数基金有它固有的成本优势。
指数基金的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费用、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三个方面。管理费用是指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买卖证券时发生的经纪人佣金等交易费用;销售费用包括投资者申购、赎回基金时发生的费用等。指数基金的成本优势是: a、低的管理费用。在各种基金中,指数型基金的咨询费、在证券投资中实现的收益的分配引起的费用和其他支出是最小的。在美国,一个低成本指数型基金的年费用率可能是0.3%,而一般股票基金的平均年费用率是1.45%。如1976年设立的先锋500指数基金管理费非常低,年度费率只有0.18%。目前基金总资产达到75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共同基金,而目前国内开放式基金的管理费标准一般在1.5%左右。b、低的交易成本。指数基金的证券交易量很小。一个被积极管理的基金每年的经纪费和其他交易成本可能达到资产的1%。而指数基金采取持有策略,不用经常换股,这些费用远远低于积极管理的基金,使指数基金的成本较积极管理的基金的成本低将近2%-3%。在长时期里,指数基金的这种成本优势对总收益有相当大的影响。造成这样大的差别的原因是投资的复利效果。虽然从绝对额上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累积的结果将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影响。c、低的销售费用。开放式指数基金的认购费和赎回费也比其它类型基金的低。如华安上证180(相关,行情)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认购、赎回费分别比市场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比市场平均水平少0.5个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因此华安上证180指数基金的各种费用加起来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15%左右。2、业绩优势
在长时期里,市场指数的业绩好于通常的股票基金的平均业绩。这是一个被美国及其他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结论。在199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的10年期间,由全部美国股票组成的市场指数Wilshire5000的累计业绩是374.09%,通常的股票基金的平均累计业绩是317.76%。为了反映指数基金的大约成本,Wilshire5000股票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已经被减去了0.77%。在广泛的投资类型和资本市场价值上,许多指数基金的业绩也比积极管理的基金的业绩好。证券市场的历史证明,在长时期里,指数基金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净投资收益。
按照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中投资者试图通过各种积极的选股方法以达到战胜市场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我国正处于由弱有效市场向有效市场过渡的过程中,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机构也正由个人投资者为主向机构投资者为主转化,机构之间的博弈使得积极投资越来越难以获得超额收益。2002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相关,行情)上涨了5.27%,51只基金中,只有17个基金(1/3)超过或与上证指数持平,其余34只都输给了上证指数,相比之下,指数基金的优势更为明显。3、长期优势
指数型基金是在长期投资中获得它的优势的,以海外成熟市场的指数基金为例:长期收益是非常可观的,截止到今年4月中旬,以过去5年期涨幅比较,拟合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超过81%的积极管理型基金;以10年期表现比较,该数据上升到88.48%,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取得较大优势。所以投资者应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而不应该期望从指数基金的投资里突然赚到一大笔钱或把它看成一种短期投资工具。
从国内股市发展情况来看,尽管经历了多次牛、熊反复,但市场整体指数是上升的,而实际上,以炒作个股为主要手段的广大投资者真正赚钱的并不多,如果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看好,他们完全可以从投资指数基金中获益。指数基金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可以为机构提供稳定回报,这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经济大发展带动指数基金盛行现象中可以看出。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今后GDP增长的最新预测显示:2001-2005年GDP增长率介于7%至8%之间,2005-2010年GDP增长率介于6.4%至7.8%之间,所以长期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必将在国民经济长期向好的带动下稳步发展,指数也必将稳步向上。如果长期投资于指数基金,一定可以随着指数的上涨,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4、税负优势
指数型基金相对低的交易量使它们有税负优势。因此,指数基金被称为有"税负效率"的基金。指数型基金有税负优势的原因是在证券投资基金以比买入价格高的价格卖出证券时,它实现了盈利,我们把这种盈利称为资本增益。从它的资本增益中减去它的资本损失,基金得到它的净资本增益并把它分配给股东。需要付税的投资者必须为他们收到的资本增益付税。由于指数基金的资金周转率明显低,这使得它实现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资本增益的水平只可能是适当的。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征收投资增益税,但从长远来说,国家对投资增益征税是必然的。因此指数型基金的税负优势仍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要素。
指数型基金还具有延迟纳税的优势。由于指数基金采取了一种购买并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换手率很低,这样,每年所交纳的资本利得国等发达国家中,资本利得属于所得纳税的范围很少,再加上复利效应,延迟纳税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多好处,尤其在累积后,这种效应就会愈加突出。5、管理优势
指数基金的管理和监控投入相对简单,由于指数基金不用进行频繁的主动性投资决策,而是采用程式化交易减少人为干预,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对基金的表现状况进行监控。指数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务是监控对应指数的变化,对被选择的标的指数的走势进行分析,并保证指数基金的组合构成与之相适应,有效地控制跟踪误差。
另外,基金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且不易观测,而指数基金的拟合对象为市场公布的特定指数,便于投资者观察,所以指数基金可有效避免道德风险。6、预见优势
由于指数基金广泛地分散投资,任何单个股票的表现发生波动都不会对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构成重大影响,而指数基金所钉住的指数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可以追踪,在一定程度上指数基金的风险是可以预测,就使指数基金自身能够避免遭受到不可预测的风险。7、套利优势
指数基金的推出可以为我国投资者提供新的套利机会,如投资者认为某股票的走势将强于大盘,而对大盘走势的判断没有把握,他可以在买入该股票的同时,卖出所持有的指数基金份额,即可达到套利目的。8、增强型优势
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跟踪的是上证180指数,这一指数作为新近推出的成份指数,具有收益性高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非常适合进行跟踪复制。在跟踪上证180指数的同时,华安指数基金还进行增强性操作,即基于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对行业和上市公司深入研究和分析基础上,由基金经理根据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对投资组合的股票仓位、行业及个股、权重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也最大限度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二、指数基金的风险1、系统风险
任一证券组合的总风险是由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两部分构成,系统风险来自于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而非系统风险来源于组合中各证券特殊因素不确定性的影响。由于系统风险来自于对整个证券市场推动力的宏观因素的影响,所有证券都会受其影响,无法通过证券组合的分散化加以降低;而非系统风险来自于企业微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企业的微观因素互不相关,可以通过分散化把这一部分风险尽可能地降低甚至消除。指数基金作为一种非系统性风险充分分散化的证券组合,可以认为其风险即是市场风险。因为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它们的目标指数的组合证券投资,指数基金一般有和基金持有的资产类型相关的所有风险,它能够减少的只是由投资少数股票会有的公司和行业风险。在股票市场下跌时,股票指数基金的净值也将下跌;在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指数基金的价格将下跌。例如,由于美国高科技公司泡沫的破裂,美国以科技股Nasdaq100指数为基准指数的指数基金在2001年8月31日到2002年8月31日的一年里的收益率是-36.5%左右。因此,在证券市场震荡向下时,一种指数基金的净值可能下跌得比一种积极管理的基金多。总而言之,指数基金不减少市场风险即由所有债券和股票组成的市场下跌的可能性。在市场变化大时,积极管理的基金可以购买或卖出特殊的股票,或持有现金规避风险。要说明的是,肯定将会有一些积极管理的基金的业绩在长时期里比指数基金的业绩好。因此即使是在已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2001年12月31日,美国的指数基金的净资产值只占美国共同基金净资产值的10%。同样地,经过近六十多年发展,在2001年12月31日,美国的共同基金持有的美国公司的股票只占美国公司股票市价总值的21%。只要算一下就可以知道,美国的指数基金持有的美国公司的股票只占美国公司市价总值的2%。2、流动性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在面对赎回压力时,将其所持有的资产(投资组合)在市场中变现过程中价格的不确定性与可能遭受的损失。开放式基金没有发行规模的限制,可随时增加发行,也可随时赎回。当投资者申购新的基金单位时,基金规模就扩大,而赎回时其规模则缩小。由于开放式基金具有较大弹性和流动性,基金管理人在制定投资目标和投资组合时,首先必须考虑到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指数基金作为开放式基金的一种同样存在流动性风险。在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业绩波动幅度极大,上市公司素质普遍不高、优质蓝筹品种稀缺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很多机构同时重仓持有某一只股票的情况。致使一些流通股与总股本差别较大的股票流动性非常弱。机构共同持有的部分股票数量一度接近或超过流通股本的20%,个别股票持有量甚至达到30%,随后一个月内这些股票的换手率普遍较低,个别股票全月换手不足10%,反映出股票活跃程度明显降低。而指数基金进出“门槛”———申购和赎回费用相对较低,无法抑制流动性需求较高的资金流入对本基金并带来日后的压力。指数基金为应付赎回资金,在跟踪指数的程序化交易中,如果个别股票的交易流动性差,则指数基金将面临流动性风险。3、其他风险
我国的市场属低效率市场,股市信息的完全性、分布的均匀性和时效性都很欠缺,并且市场上还存在着制度缺陷和许多的不规范行为。如我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板制度和流动性不足等缺陷,新股配售和增发配售等机制的存在等,给指数基金的运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了跟踪成本。指数基金分散投资的广度远远大于普通基金,理论上应根据各股票在指数中的比重,投资所有构成指数的股票,致使个别股票的损失不会对整体投资产生大的影响。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流通股份,由此建立的股票指数给基金组合的构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上证180”毕竟只是上海市场的成份股指,抛开深圳市场,不能充分反映证券市场的情况,所以指数基金的运作存在一些市场发展中特定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