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不少股民朋友咨询关于目前市场的底部位置问题,而我向他们答复的观点却是"熊市不言底"。
十月份,市场普遍认为股指已回补"6.24"缺口,联通成功上市,时间上离"十六大"也已为期不远,因此判断股指可望在1500上方构筑阶段性底部,进而形成一波较强级别的中级反弹行情。正如所料,市场确实出现了反弹,但反弹所启动的领涨板块,却仅有ST板块及部分超跌类个股。当然,不可否认个别"ST"类个股,如ST厦新(相关,行情)、ST沈新开(相关,行情)、ST东北电(相关,行情)等确实出现了重大重组,且业绩大幅回升,然而大多数ST类个股却仍在死亡线上挣扎,所以这种一荣俱荣、跟风反弹的市场反应,虽有长期超跌的因素在内,但更折射出市场投资理念的仍然不成熟。显然,ST个股及超跌个股的领涨并未有效焕发市场人气,股指仅反弹了53点、持续了两天便告夭折。
事实胜于雄辩,股指自去年6月末见顶回落以来,下跌空间不可谓不大,持续时间不可谓不长,股民、券商、机构、甚至包括基金,均可谓尸横遍野,但时至今日对于后市运行,又有几个人敢说十分乐观?从宏观分析,美国及周边国家经济萧条趋势暂且不提,随着入关开放时间表的安排,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已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为抵御外资冲击,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内股市规模必须迅速扩大,因此近年来市场扩容压力不可能减少;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也将不可避免地走上全流通的道路,在这种环境下的市场运行,再去期望以往的整体暴涨,无疑应属奢望。同时,由于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大,股指运行过程中的运动惯性提高,使得市场一旦形成某种趋势后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熊市阶段,个股将总体表现为震荡创新低的方式,股指自然也就呈现出反弹后盘整、整理后创新低、创新低滑落一段空间后再度反弹的特点。从微观来看,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近年来一直呈现出下滑的特征,在公司业绩水平无任何可想象空间的前提下,股指自然也就会震荡下行,而且,与个股情况类似,在公司业绩没有可能根本改善之前,长期趋势无疑应以下行为主,期间阶段性的反弹行情就应是减少损失的绝佳机会。可以预计,新一轮的牛市极有可能是建立在公司非流通股大部分流通、公司业绩的泡沫基本消失、业绩逐渐提高的大背景下。但就目前而言无疑还会有很长时间的痛苦过程。
一年多来下跌行情的演绎,使我们随处可见场内资金急于出逃而幻化出的种种轨迹,尤其在近阶段,当大盘再次接近1500点时(如去掉部分权重个股对股指的影响,股指应已在1450点位置附近),部分老庄股甚至次新股又继续呈现出此起彼伏的跳水走势,明确反映出场内资金急于出逃的决心,而近日反弹时的量能表现也说明根本没有新主力资金愿意进场。那么,主力资金在此位置还要继续做空,后市而言,股指又将运行到哪里呢?
目前股指位于1500点附近,但大部分个股的股价早已经跌破了今年1455点时的股价,相当一部分个股的股价跌破了1340点时的股价,创新低的个股在本周大量出现,并且在随后的两三个月里将会出现更多。因此,投资者一定要认识到现在市场所处的阶段,回避现时市场的风险。而对于十六大前后的股市操作,还应密切关注市场扩容速度、主力资金运作的量能情况以及上市公司的实在价值,采取波段式反弹操作,快进快出比较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