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调整之后,在2002年再度出现向下破位趋势,尽管市场在今年一直围绕1500点作上下200点的震荡整理,在指数的技术形态上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弱势箱形整理格局,但这种弱势平衡的市场状态下,并不能真正抑制大多数个股的创新低走势,尤其是市场在今年的6.24行情之后,许多个股正在走出调整幅度巨大的C浪下跌行情,由于指数趋势受到一些大市值新股上市的影响,对趋势的反应相对滞后,从而导致了2002年市场依然是一个没有调整到位的下跌行情,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这个下跌过程中被充分释放,这种系统性风险对于市场所有参与各方都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在目前无论采取何种操作策略,都不可能真正战胜市场。
其次,对于未来市场的研判,市场大多认为明年是一个指数的平衡市,市场将平衡区域分为两个指数段,一种是1000~1600点,一种则是1300~1700点,无论这种箱形整理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这两种观点都可以在技术上找到其立论的依据,但我们认为明年行情的指数趋势不可能走一种技术性趋势,明年依然是一个政策市,尽管政策调控市场的因素已逐渐淡出,但是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依然是来自于许多政策上的未解命题,如果说中国股市要走向市场化,指数要形成它自身的运行规律,必须通过一种非市场行为来纠正政策市对股市的影响。比如,如何定位国有股减持最终政策取向、如何定位股市的基本功能等,所以说目前在技术上我们可以事先在一个政策面不发生较大变化的状态下来选择一个波动的区域,但机械式的技术研判在未来将会再次受到市场外力的影响,明年市场将会在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状态下出现趋势上的不确定性,指数将可能呈现出一种较为剧烈的波动行情,市场不可能走一种稳定状态下的平衡市,将会出现大起大落的震荡市,而且震荡幅度将会超过今年的市场波动区间。未来许多市场深层次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来解决,中国股市在明年政策市的特征将会更为突出。
第三,明年个股的炒作重心将会出现两极分化,一种是低价国企大盘股的重心下移,另一种是新的主力运作模式产生所带来的个股创新高行情,由于决定股价高低的根本因素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一些大市值个股的不断上市,将会不断降低一些低价国企大盘股的炒作重心,使得这类个股在未来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低市盈率个股,并且会因为市场资金的大规模分流而产生长期低迷的状态,而另一些个股则会随着市场的大幅度震荡而产生一种新的中长线机遇,未来的市场可能会真正体现一种“高的还能高,低的还能低”的理想化模式,而对高与低之间的价值研判并不是对业绩优劣的取舍。明年不会是一个平淡的市场,市场也没有条件和时间来“休养生息”,任何保守性操作策略都意味着“坐以待毙”或“错失机会”,2002年市场极为被动的生存危机迫使我们在明年将会更为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