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财务指标(万元)
|
99年
|
00年
|
01年
|
主营业务收入
|
34288.33
|
42732.78
|
40901.05
|
增长率
|
|
24.63%
|
-4.29%
|
主营业务利润
|
8133.81
|
7115.79
|
8988.07
|
净利润
|
2535.30
|
2542.42
|
2959.05
|
净利润增长率
|
|
0.28%
|
16.39%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23.72%
|
16.65%
|
21.98%
|
净资产收益率
|
13.04%
|
13.71%
|
13.76%
|
资产负债率
|
59.43%
|
67.41%
|
66.12%
|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
1.36
0.54
|
1.23
0.76
|
1.27
0.66
|
每股经营现金
|
|
|
0.44
|
每股盈利(摊薄)
|
0.21
|
0.21
|
0.25
|
每股净资产
|
1.62
|
1.55
|
1.79
|
每股公积金
|
0.50
|
0.50
|
0.50
|
发行后
|
每股公积金
|
1.76元
|
每股净资产
|
2.78元
|
2002年每股盈利(预测)
|
0.25元
|
总股本(万股)
|
18000
|
流通股本(万股)
|
6000
|
比较
|
平均值
|
范围
|
近期行业上市公司收盘价(元)
|
9.61
|
5.89—14.52
|
近期行业市盈率(倍)
|
726
|
黔轮胎、桦林轮胎亏损,轮胎橡胶为726倍
|
近期相似流通盘收盘价(元)
|
11.6
|
6.2—18
|
近期相似流通盘市盈率(倍)
|
55
|
24—90(大于150的不计)
|
发行情况
|
发行日期
|
2002年7月25日
|
上市日期
|
2002年8月9日
|
发行价
|
5元
|
中签率
|
0.08020856%
|
行业背景分析
虽然我国目前轮胎年产量超过12,000万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由于60%以上为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在轮胎产量中所占比例(子午化率)不到40%,总体上我国汽车轮胎工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尚不具备与国外知名轮胎生产商竞争的实力,入世后轮胎市场的开放将使我国轮胎行业面临国外同类产品的强大冲击。首先,国际各大轮胎公司都积极在我国建立新的轮胎生产企业,大力推行本土化战略,其资金及技术优势给我国轮胎行业特别是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带来较大冲击。其次,国内市场全钢子午线轮胎售价较高将刺激进口量的增加,国际上占据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大轮胎厂商生产的质优价低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将造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再次,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优势,不断提高其产品标准和环保标准并力争将其融入WTO制度框架,形成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将阻碍发展中国家轮胎企业包括黄海股份(相关,行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由于我国已承诺汽车轮胎关税到2005年由现行的30%降为10%,4年内取消7个税号的汽车轮胎配额许可证非关税措施。但作为原材料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关税降幅较小。成品与原材料进口关税变动幅度倒挂,使黄海股份将直接面临成本增加的风险。
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年产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33.4万条,其中有内胎轮胎30.688万条,无内胎轮胎2.7295万条。分为普通有内胎、普通无内胎、80系列无内胎、75系列无内胎四种轮胎,主要销往国内市场,部分出口中东、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产销情况良好,呈稳定小幅增长态势。目前国内轮胎企业约300余家,其中年产量超过百万条以上的企业24家,都有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年生产轮胎约12,500万条,其中子午线轮胎约3,500万条。主要生产厂家有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华南轮胎有限公司及米其林沈阳轮胎分公司等。黄海股份子午线轮胎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募股资金项目评价
投资80834万元建设年产70万条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和拟投资4,000万元,与集团公司、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共同组建青岛密炼胶有限责任公司都将扩大公司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但市场销售将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公司未来成长性分析
行业竞争较激烈,如不重组,不具备成长性。
上市定价:11—1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