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连续三根阴线将6月6日的大阳线侵蚀过半,而本周一的“探底回升”则显得软弱无力,人们不禁要问:绵绵阴跌何时了?综合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除非统一指数适时推出,否则市场难以见到像样的反弹。
自深沪两市大盘于2001年见顶后,市场就已步入弱市,走上了反复下跌之路,其主要原因是深沪指数经过5年的上涨,已到了该歇歇的时候了。而市场走势往往具有某种对称性,既然上涨了5年,就难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结束下跌走势。因此,后市总体上是较弱的,就算借助某种力量上涨,一般也只能看作“反弹”而非“反转”。一般情况下,若大级别趋势是向下的,则小级别的上涨往往“油水”不多。因此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多看少动是明智之举。
就中短线而言,投资者比较关心的沪综指1455点能否守住。笔者将目前的行情同1997年下半年的行情作了一番比较,觉得非常相似。当时股指也是从高位大幅回落,结果在底部震荡了8个月才成功突破重要阻力位。本轮行情目前还看不到向上突破的动力,在底部也仅盘整了5个月,就是说向上大幅反弹的时机还未到。既然如此,股指再次回到沪综指1300点附近的可能性就难以排除。
从基本面看,政策是鼓励做多的:首先是新股大都采取100%市场配售,对持股者进行“奖励”;其次是目前增发的确放缓了,“抽取”资金的功率有所减小;再就是管理层多次提出“在发展中规范”的原则,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知道,弱市中的利多因素其效应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存在滞后性。例如降低佣金主要有利于短线炒作,在弱市中并不能完全理解为利多;新股配售政策能否给投资者带来实惠取决于市场情况。即当大盘向好、新股较多而市场不惧时,该政策的威力才能较好发挥。至于外资企业上市和外资入市,由于需要较长时间准备才可实现,投资者并不会把其当作真正的利空或利多,最多作为作空或作多的借口。笔者倒认为如果统一指数适时推出,可能对市场构成一定刺激,因为入选统一指数本身就给相应个股增了值,其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浮;另外指数股的确立可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资金将向这一新的热点聚集,从而可能演化成一波中级反弹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