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全球经济下滑,导致对石油需求下降,2000年布伦特国际标准油价、米纳斯油价平均都在28美元/桶以上,而2001年年平均价分别跌至24.4美元/桶和24美元/桶,跌幅分别为13%和16%。石油价格下跌,带动与石油关系密切的化工产品价格下滑,如合成树脂中的聚氯乙烯平均价格由上年的600多美元/吨跌到400多美元/吨,有机化工产品价格均大幅度下跌。在价格下跌的同时,一部分化工行业市场转坏,需求低迷,效益下滑。
受全球经济变化的影响,2001年我国化工行业也从上年的高位回落,增长速度趋缓。据统计,2001年我国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030.4亿元,同比增长8.6%,而上年增长了17.6%,利润总额151.6亿元,同比增长2.4%,而上年增长了120%。其中,同比效益增长的子行业主要有:化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50%;农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1%;纯碱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35.7%;橡胶制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147%,橡胶制品行业中的轮胎制造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8亿元。业绩下滑较大的行业主要有:氯碱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利润4亿元,同比下降57%;有机化学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388.5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28.8%;合成材料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00.7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97.8%。截至2001年底,化工行业共有91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共245.6亿股,占沪深市场总股本4838.35亿股的5.1%。2001年,化工行业有9家新股发行上市,包括烟台万华(相关,行情)、亚星化学(相关,行情)、上海家化(相关,行情)、江山股份(相关,行情)、广东榕泰(相关,行情)、新安股份(相关,行情)、红星发展(相关,行情)、宏达股份(相关,行情)、天科股份(相关,行情),这些公司大部分属于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有的公司上市之后具有较好的表现,改变了投资者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看法,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对91家化工类上市公司的统计,2001年该行业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93.1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13.9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40.3亿元,同比下降19.9%,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19.4%,每股收益0.127元,每股净资产2.74元,净资产收益率4.64%。据上海证券信息公司统计,2001年沪深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137元,净资产收益率5.56%,化工板块每股收益比沪深平均水平低7.3%。2001年,化工行业各板块表现差异较大。合成材料及塑料加工板块,16家合成材料及塑料加工类上市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7.3%,每股收益0.263元。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南京中达(相关,行情)、紫江企业(相关,行情)、烟台万华、三爱富(相关,行情)、凯乐科技(相关,行情)等。该行业业绩保持较好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依然保持旺盛,塑料制品的国内消费和出口保持良好的势头。
橡胶制品板块,5家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8.8亿元,同比下降12.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60%,亏损1.6亿元,同比减亏2.1亿元,减亏幅度较大。该行业扭亏力度较大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家对子午线轮胎实行免消费税,相关企业受益,二是轮胎橡胶(相关,行情)实施重组,扭亏为盈。
化肥板块,13家化肥类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5.7%,净利润7.9亿元,同比下降19%,每股收益0.191元。2001年由于煤炭、天然气等原、燃料价格上涨,而化肥价格依然低迷,导致化肥类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下滑。
农药板块,11家农药类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5.6%,每股收益0.166元,该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氯碱板块,10家氯碱类上市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3.9%,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39%,净利润4000万元,同比下降94%。该行业效益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其主要产品聚氯乙烯价格大幅度下跌。
纯碱板块,6家纯碱类上市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46.5%,事实上该行业上市公司2001年业绩大部分与上年相差不大,该板块业绩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公司生产经营出现异常,另外下游行业需求不旺导致纯碱价格略有回落。
无机盐板块,10家无机盐类上市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主营业务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2.3%,亏损0.13亿元,而上年为盈利2.4亿元,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化工(相关,行情)、国投原宜(相关,行情)等少数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如果剔除这些公司,则盈利基本持平。该板块中表现较好的企业主要有红星发展、澄星股份(相关,行情)。
涂料板块,5家涂料类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8亿元,同比下降8.7%,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2.5%,亏损1272万元,而上年为盈利4363万元。该板块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较差,资产重组成为该板块的主基调,其中,双虎涂料已成功地重组为力诺工业(相关,行情)。
日化板块,5家日化类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0.8%,该板块效益保持平稳。
2002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我国化工行业也止跌回稳,一季度化工行业实现利润3.39亿元,同比减少3681万元,下降9.78%,其中,化肥行业亏损1.83亿元,减亏2.07亿元;农药行业实现利润3717万元,同比下降12.88%;氯碱行业由上年同期盈利4111万元转为亏损8678万元;纯碱行业实现利润8156亿元,同比下降29.17%;橡胶制品行业实现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614.14%。二季度以来情况大幅度好转,产品价格回升,市场转旺,效益上升。因此,预计2002年二季度化工行业效益将远远好于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将有较大的改善。
公司评述:
红星发展(600367)
主营碳酸钡、碳酸锶等无机盐的生产、销售。总股本13000万股,流通股本3900万股。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5738.7万元,同比增长41.6%,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7842.4万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8023.8万元,同比增长57%。该公司目前碳酸钡生产能力13万吨/年,2001年产量12万吨,是全球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商;碳酸锶生产能力3万吨/年,2001年产量3万吨,该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收购母公司控股的重庆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主营碳酸锶,生产能力6万吨/年,这样,红星发展碳酸锶的生产能力就达到了9万吨/年,为亚洲最大的碳酸锶生产商。该公司计划2002年继续扩大碳酸钡和碳酸锶的生产规模,产量分别增加2万吨和6万吨,预计主营业务收入4.5亿元,利润1.3亿元,从而保证该公司2002年业绩在上年10送1转增2的基础上不被稀释。
三爱富(600636)
主营业务为含氟材料的研究、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氟橡胶、含氟精细化学品、氟致冷剂、CFC替代品等。总股本15565.17万股,流通股本6864.34万股。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56412万元,同比增长15%,主营业务利润13097万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4888万元,同比增长17%。该公司是国内从事有机氟材料研究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氟橡胶、氟利昂代用品、氟致冷剂系列产品产量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未来仍可保持一定的成长性。
云维股份(相关,行情)(600725)
主营聚乙烯醇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总股本11000万股,流通股本3748万股。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5588万元,同比增长66%,主营业务利润10125万元,同比增长112%,净利润4567万元,同比增长111%。该公司2001年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导产品聚乙烯醇产量大幅度增长,价格上升,2001年聚乙烯醇产量2.4万吨,同比增长56.97%。由于国外生产聚乙烯醇以石油为原料,由于2002年原油价格下跌,聚乙烯醇价格随之下跌,出口量减少,市场竞争加剧,因此,预计该公司2002年业绩将有所下降。
红太阳(相关,行情)(000525)
主营业务为农药、油漆、涂料、精细化工生产、销售,是国内农药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第三代和第四代拟除虫菊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类仿生性杀虫剂。总股本28024万股,流通股本12941万股。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9997万元,同比增长33.9%,主营业务利润12227.8万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6637.6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农药销售收入20842.2万元,同比增长46.5%;油漆销售收入9154.7万元,同比增长11.93%。该公司生产的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大功臣等农药均为高效低毒农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由于该公司一批新产品陆续投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一定的成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