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冷暖不均 公司喜忧参半之水泥业
http://business.sohu.com/
|
[ 黄正红 赵强 ]
|
水泥业 仍处于微利水平
2002年上半年,全国共生产水泥3.192亿吨,同比增长12.4%,是2001年6.209亿吨的51.4%。尽管水泥供给增长较快,但由于需求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典型水泥企业的产销情况良好,1-6月份水泥平均销售率达到100.2%,水泥库存稳定。
但由于快速增长的需求基本被同样快速增长的供给所满足,使得水泥价格依然继续在低位运行。而在成本方面,由于上半年煤炭价格继续上扬,这给水泥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致使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微利状态,并且新增一些亏损企业。
剔除2002年新上市的两家水泥公司海螺水泥(相关,行情)(600585)和太行股份(相关,行情)(600553),我们对2002年水泥类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参见表2)。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上半年,19家水泥类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045元,仅为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54.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5%,仅是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60.9%。不过值得高兴的是,除了福建水泥(相关,行情)(600802)亏损外,其他水泥上市公司均保持了盈利状态。
具体来看,2002年上半年,水泥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18.53%,远高于上市公司5.15%的平均水平,然而由于成本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使得水泥类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仅同比增长5.75%,但依然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不幸的是,由于期间费用高速增长,2002年水泥类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反而同比下降达15.71%,甚至还超过了上市公司平均13.21%的下降幅度。不同的是,其他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的上升,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上升均有较大的关系,而水泥类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的上升,则主要是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上升所致,这可能与相关上市公司正处于扩张期有关。
2002年,在营业利润大幅下降的基础上,由于水泥类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达75.78%,使得有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达到20.84%,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下降幅度;而取消“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水泥类上市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据统计,实际税率由2001年上半年的16.7增加到2002年上半年的27.6%,使得在利润总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实际税金反而增加了31.2%),这使得水泥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下降达到惊人的34.89%,远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下降幅度。
总的来看,尽管宏观经济好于预期,行业运行平稳,但水泥类上市公司仍然未能从微利中摆脱出来,这意味着水泥类上市公司并没有从宏观经济的好转中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而由于2002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可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也将达到13%-15%,因此说,水泥行业应能继续保持上半年产销两旺的趋势。虽然说,水泥类上市公司由于期间费用增长较快,税收负担加重,导致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但预计下滑幅度不会超过30%。
来源:[新证券]
|
2002年9月23日11:03 |
|
|
国际经济指标数据 |
经济数据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
国家 |
已公布经济指标 |
公布值 |
USA |
非制造业就业 |
43.6
|
USA |
非制造业指数 |
58.7
|
USA |
非制造业新订单 |
57.3
|
USA |
连锁店销售额 |
+0.7%
|
USA |
连锁店销售额 |
-0.8%
|
UK
|
零售平衡指数 |
+33
|
国家
|
未公布经济指标
|
预测值
|
HK
|
国内生产总值 |
N/A |
HK
|
财政预算 |
N/A |
HK
|
国内生产总值 |
N/A |
UK
|
房屋价格指数 |
N/A |
FRA
|
财政预算 |
N/A |
GER
|
失业率 |
9.6% |
GER
|
失业人数变化 |
2万 |
GER
|
工厂订单 |
N/A |
CAN
|
营建许可 |
2.5% |
EU
|
失业率 |
8.4%
|
|
国内经济指标数据 |
经济指标 |
较上年同期% |
GDP
|
+7.3 |
工业增加值
|
+9.9
|
M2货币供应额
|
+13.1
|
M1货币供应额
|
+9.5 |
M0货币供应额
|
-1.7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0.1
|
固定资产投资
|
+12.8 |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
+33.54 |
合同外商直接投资
|
+47.97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