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降息也未必会将太多的资金逼进股市,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如果股市趋好,居民存款总量中,哪怕仅分流到股市1%,也有800亿之巨,这对目前恢复信心和人气的股市将是巨大的支持。
股民资金回流储蓄
回顾一下居民储蓄近几年的增长情况,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间,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与股市行情出现反向变动的态势。当股市行情节节攀升时,人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入股市,居民储蓄就会处于增幅减缓的局面。并且在储蓄增幅中,也是以活期储蓄居多,这种储蓄活期化的倾向也显示人们的投资与消费意愿。当股市开始回落时,人们投资股市谨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就会加快。
1998、1999、2000年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5.4%、11.6%和7.9%。这显然可以在这三年的股市行情中得到佐证。
2001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458亿元,同比多增4481亿元,增长14.7%,增幅比上年上升6.8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定期存款比年初增加5313亿元,同比多增4003亿元。今年1月,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月末余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当月城乡居民储蓄增加1276亿元。去年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幅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月份,沪深股市深幅调整,以沪市最高点与最低点计的跌幅达32%。股票投资风险加大,部分资金回流银行储蓄。按照规定,证券公司将保证金存入银行,在银行的帐目上表现为同业往来。汇总所有商业银行的报表之后,可在银行的负债表上的“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同业往来”三者之间的变化中,看出证券市场的资金面的状况。以去年8、9、10月为例,这三个月中,同业往来余额每月减少约1000亿元,同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
二是去年外币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居民外币存款偏好有所减弱。去年B股的对内开放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居民外币存款进入B股市场。去年末,居民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81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82亿美元,同比少增94亿美元。
有多少储蓄能流入股市
储蓄分流是经济必然发展趋势
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3月11日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央银行应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希望从近8万多亿储蓄中分流一部分到资本市场。从央行的角度说,储蓄分流有利于减轻资金过分集中于银行的压力,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的深化。
事实上,储蓄分流是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是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连续多次降息、鼓励居民金融投资多元化的政策效应的体现,应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储蓄分流也意味着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从理论上讲,储蓄存款利率降低后,会将居民储蓄挤出银行。这是因为,在利率降低之后,就会降低银行存款对人们的吸引力,居民银行存款的利息比以前少了,再加上征收利息税,会刺激消费或投资。在居民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并不多的情况下,流入股市成为居民储蓄为数不多的去处。事实也是如此,1996年5月1日以来的连续降息,再加上征收利息税因素的影响,使储蓄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名义收益率已大大低于前些年,储蓄增值的吸引力减弱,促使居民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方式。据来自上海各大银行的信息显示,春节开市后,银行的银证转帐、银证通业务量大增,大批资金从银行储蓄帐户涌向股市。据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部统计,新春开市首日从银行储蓄帐户转入证券保证金帐户的高达近千笔,转帐金额2400万元,比去年日常转帐业务量增加一倍以上。当然除降息的影响外,春节股市向上运行也是吸引储蓄进入股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消费贷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储蓄资金入市
戴相龙行长认为,今年会继续加大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的力度。去年末,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5598亿元,比上年增加2282亿元,占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20%多。前不久,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了0.54个百分点,必将促进个人住房贷款进一步发展。去年底,银行汽车贷款余额有436亿。加入WTO后,进口关税降低,进口汽车增多,汽车消费贷款也将有新的发展。消费信贷的发展会促使一部分储蓄流入消费领域,而个人信贷利率的下降,有可能刺激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利润提升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股市向好,进一步吸引储蓄资金。
对银行储蓄流入股市的估计不能过于乐观
中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储蓄流入股市的总量有限,因为储蓄分流情况要视股市赚钱效应而定。有人将股市市盈率与银行存款利率比较,由此得出股市更有投资价值。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可支持股市50倍的市盈率,而股市目前的市盈率为40倍左右,并以此得出结论,股市在调息后已凸现投资价值。这个推导过程中忽略了风险因素,投资股市的回报承担了较之银行存款更大的风险,这一部份风险必须要有相应的盈利预期补偿才能吸引储蓄流入股市。因此,降息后,固然会有一部分储蓄存款分流出来,但会有多少流入股市则要看股市是否交投活跃,具有投资价值及有明显的赚钱效应。这一点我们从前几年储蓄增速与股市行情演变中得到验证。
降息也未必会将太多的资金逼进股市。这是国为我国存款虽有8万亿之最,但平摊到13亿人身上,人均仅几千元。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时期,人们对就业前景、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养老待方面的社会支持预期不高,相当部分存款会被用之家庭对未来生存的保障。因此,降息对这部分资金分流的压力不大。
然而,中国毕竟分为沿海4亿较富裕人口和内地9亿较贫困人口地区,沿海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初步接近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这部分地区居民较富有,其投资欲望也更强烈。这点我们从股市成交量的区域分布中可明显看出,沿海地区及内陆几个大城市占股市总成交的80%以上。如果股市趋好,仅这部分居民存款分流到股市中也不是个小数量。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居民存款总量中,哪怕仅分流到股市1%,也有800亿之巨,这对目前恢复信心和人气的股市将是巨大的支持。
来源:[国信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