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角度看,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左右,将为明年我国证券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强大支撑,中国券商和上市公司将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丰硕成果;从政策面分析,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提出2003年仍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面将为证券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从资金面来看,2003年潜在的资金供给远大于需求,QFII制度将吸引国外机构投资者进行尝试性投资,基金将继续加速扩容,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将进一步增大间接入市的规模。显然,2003年,除了扩容速度会快一些之外,利多因素将多于利空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基本面将支持2003年股市呈现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
市场基本面向好
2003年,在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的大环境下,我国证券市场也将出现“精彩纷呈”的局面。基金业快速扩容、外资购并、推出统一指数、恢复“T+0”的交易制度、券商融资渠道拓宽以及业间的整合等,都有可能成为羊年的看点。
市场强烈的内在需求,成为基金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目前,管理层“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思路使我国基金业在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但是,无论是从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还是与国外基金业的规模比较看,我国的基金业都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国的基金业发展空间相当大。
外资购并大行其道,羊年将成为购并“黄金年”。国家实施鼓励外资并购的政策,这既是加入WTO产业开放的要求,同时又是国有经济自身结构调整、内部重组的内在需要。
保险资金、社保基金间接入市的规模将扩大。从目前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来看,保险资金仍以银行存款为主,2003年保险业为提高其资金收益率,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入市的规模会继续扩大。目前社保基金账户上共有800亿元的资产,按照规定,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40%,如此推算社保可入市资金近320亿元。
券商融资渠道拓宽,业内面临重新“洗牌”。今年12月13日,中信证券公开发行股票,拉开了我国券商直接上市的序幕。同时,《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也将于近期正式出台,这意味着券商在现有的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又多了两个融资渠道。可以预见,这将大大加快券商规模化发展的步伐,强强联合、同业兼并、合并重组将成为明年券商谋求大发展的重头戏。
为满足市场需要,预计将推出统一指数。继我国第一家指数型基金——华安180指数基金推出后,天同180指数基金日前也已获证监会批准,随后还将有大量的指数型基金会相继推出。为满足市场对指数型基金发展的需要,上证所成立的指数专家委员会自年初就在内部试运行统一指数,其准备工作已很充分。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12月15日宣布,经深圳证券交易所许可,将从明年起正式对外发布深证100指数。上证180(相关,行情)指数和深圳100指数的相继出台,为全国统一指数的问世奠定了基础,2003年推出统一指数应该不成问题。
适应形势发展,有可能实行T+0交易制度。管理层于1995年取消“T+0”实行“T+1”制度。实际上,T+0在欧、美、日等成熟市场上是主要的交易方式,而作为一个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同国际交易方式接轨也是必然选择。特别是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缺乏做市商制度和做空机制等避险工具的情况下,T+O将增强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市场交易。
“羊市”谨慎乐观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股市经过一年多价值回归的调整,2003年的股市将会呈现“稳中有升震荡向上”的走势,即使下破1300点,时间和幅度也是有限的。从上涨的幅度看,上证综指突破2002年高位1748点的可能性极大。
总体来看,2003年潜在的资金供应量巨大,完全可以满足资金的需求。从资金供给面看,主要表现为:居民储蓄资金、保险资金和券商及投资基金扩募后的资金增量。首先,居民储蓄是最大的资金供给方。我国居民储蓄总额目前已超过8万亿元,一旦行情好转,信心恢复,将有部分居民存款进入股市;另外,经过重组合并,一批新设证券公司和老券商的增资扩股,同时,基金扩容的步伐加快,这都将成为证券市场新的资金来源。初步统计,以机构形式入市的资金可达近千亿元,再加上800亿元左右的个人储蓄,约有1800亿左右的资金可以参与市场。剔除1000亿元左右的A股筹资(包括新股发行700亿左右、配股和增发300亿左右)规模以及印花税佣金形式的资金需求约300亿,尚有500亿元左右的资金参与市场。因此,2003年进入证券市场的潜在资金规模相当可观,
上市公司业绩筑底回升,大大释放了股市泡沫。经过证监会持续不断的规范措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中的水分已大大降低,这为股市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使机构投资者组合投资的理念有了适宜的土壤,2003年上市公司业绩将趋于平稳。上市公司200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已占到了去年全年的85%以上,估计2002年A股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可能在0.16元左右,相比2001年的0.136元有望增长两成,这一上升速度与宏观经济运行向好的趋势是完全吻合的。另外,由于去年众多新会计政策的出台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上市公司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一次性解决,使得2002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仅有0.03元,2003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不容置疑。
根据对证券市场热点形成的规律研究和政策环境分析,我们认为:上海板块、并购板块以及绩优蓝筹板块是继绩优股、科技股之后的新一代持续性热点,它们将成为羊年的“雄起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