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经过持续多年下滑,在2001年出现"业绩大底"后,有望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由于目前市场信心不足,再加上大量套牢盘的牵制,2003年沪深股市将主要呈现宽幅震荡格局,箱体运行的重心可能适当下移,上证综指波动区间大致在1200-1700点之间
●考虑到2003年可能具有平衡市特点,投资策略方面,应以战略防御为主,做好波段操作,适时规避风险
一、基本面:宏观经济、公司业绩继续向好
1、宏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良好态势
2003年在国债投资规模缩小的情况下,由于自主投资的增长,民间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将成为新的亮点,全社会投资规模不会出现大的回落,预计增长率在19%--22%之间。消费需求尽管面临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制约因素,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消费热点导致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预计2003年其增长率将会保持稳定,或略高于今年。外贸出口今年预计增长20%以上,成为经济加快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由于我国出口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外贸出口与世界经济增速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2003年国出口仍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见示意图1)。
综合以上分析,2003宏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今年以来的良好态势,全年GDP增长将略高于今年。
2、上市公司的行业前景与业绩展望
从全国范围看,2002年前三季度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扩张的带动下,汽车、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煤炭、建材等生产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整个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各工业行业前三季度利润增长的分布情况见表1)。工业行业以外的房地产、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也有较快增长。
上市公司业绩方面,沪深两市共有1214家公司披露了2002年三季度季报。经过统计,1至9月份,所有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342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1%,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指标0.1347元和5.49%。据此趋势推算,2002年全年的业绩超过去年已成定局。
根据前面对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再加上上市公司财务政策方面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认为,2003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保持相对平稳。上市公司业绩经过持续多年下滑,在2001年出现"业绩大底"后,有望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二、市场环境:投资者信心仍需提升
1、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引发投资者难以形成准确预期,增加了2003年沪深股市的不确定性。
在2002年由于管理层加快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被提上日程。由于沪深股市十多年的发展史,是在我国证券市场相对封闭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与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在投资理念、赢利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都将面临结构性调整,我国证券市场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发生调整,结果会怎样?投资者无法正确预期,这给沪深股市带来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2、扩容压力较大,金融创新产品将适时推出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平均水平是在77%左右,而我国的证券化率不到50%,如果剔除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我国的证券化率只有15%左右,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2003年,新股发行的压力仍然较大。
由于市场持续低迷,2002年新股募集资金大幅减少,再加上增发门槛的提高,增发新股的数量也同比大幅下降,2002年证券市场的筹资额同比有所下降。我们认为,由于2003年沪深股市仍然呈现弱平衡市,因此,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可能与2002年基本持平,或者略有上升。
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我国证券市场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交易制度、交易品种尤其是金融衍生品仍然缺乏,从而导致资金无法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在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推出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保持市场的活力,同时,也要防止由于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推出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3、管理层继续呵护沪深股市的发展,但是政策的利好效应有所弱化
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资金已经间接入市,银行与各个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公司关系密切,股市的波动已经牵连各个层面,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比较敏感的部分。因此,在2003年,管理层有望在继续推出改革发展政策的同时,继续扶持股市的稳定发展,并在特定的时间继续推出一些利好政策。
但由于目前市场积弱难返,投资者信心不足,因此,2002年以来,政策的利好效应大大减弱。从市场面观察,大量套牢盘的存在,也不利于2003年大盘的走强。从2002年的成交量分布看,尽管2002年大盘的波动区间是1339------1748点,但是62.9%的成交量出现在1600点上方,并且不少资金是6·24行情中高位介入,这为2003年的行情留下了隐患。
三、市场走势:1200-1700点宽幅震荡
1、从技术分析角度看,2003年沪深股市可能在1200-1700点的箱体中运行
趋势线理论分析。自2001年6月份以来的调整行情,经过2002年的调整,已经跌穿了以1996年1月中旬512点、1999年5月中旬1047点为连线的旧有上升趋势线(参见技术走势图1)。新的上升趋势线是一个斜率较小的上升趋势线,以"1991年5月的104点、1996年1月的512点"两点的连线为依据,从时间和空间的位移看,2003年沪深大盘仍有进一步下寻支撑的要求。不过,沪深股市整体上仍然保持上升趋势。
波浪理论分析。关于数浪方法,市场中有较大的分歧,目前市场存在两种比较盛行的数浪方法:第一种是,近期运行的是三浪(2)的调整,并且即将进入三浪(3)的上攻(参见技术走势图2),其代表人物是香港波浪大师许沂光;另外一种数浪方法是目前运行的是大四浪的(C)浪调整(参见技术走势图3),并且,该调整终结位置应该跌穿(A)浪调整的低点1339点。根据目前市场形势,我们倾向于后一种分析方法,即在2003年主要运行在复杂的(C)浪调整中,(C)浪低点跌穿(A)浪低点1339点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2003年可能是调整的末端,(C)浪调整有望在2003年下半年结束,为未来的五浪上攻做准备。
箱体理论分析。从1997年3月至1999年6月,上证指数(相关,行情)曾以1200点为中枢在1047点至1510点的区间进行箱形运行,1200点是这两年时间中的密集成交区。而在2002年,沪深股指的运行区间为1339-1748点的箱体,该箱体的价格中枢为1500点附近,并且是这期间的密集成交区。在股指下行跌破了上一个箱体的密集成交区1500点之后,股指的运行区间可能会下移,并且可能形成一个以前一个历史的密集成交区1200点为箱底、以1700点为箱顶的新的箱体运行格局,而1500点对股指上行也形成相当的阻力。
综合以上技术分析,我们认为,2003年沪市综指在1200-1700点之间箱体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
2、从市场人气强弱看,2003年将是一个宽幅震荡的平衡市,运行的重心将适当下移
2003年股价结构性调整仍将继续。从统计数据看,2002年两市平均股价较往年相比继续下移。随着中国联通(相关,行情)等低价大盘股的上市,以及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股价的结构性调整仍将继续进行。以往靠资金推动而托起的股票将逐渐出现价值回归,以行业复苏、资源类、低市盈率的大市值蓝筹股等为代表的板块将继续受到资金追捧。
但1400点以下应属2003年箱体的低位区域。这可以参照两个比较直观的指标:月度换手率(参见示意图2)和投资者开户环比增加数(参见示意图3)。根据历史经验,行情越是低迷,成交越是清淡,投资者开户数也大幅度降低,这也是大盘见底前的一个重要信号。从图形上看,在1996年初、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1999年12月份以及2002年四季度,沪深月度换手率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从上证综指看,前三次都是比较好的买点。从投资者开户环比增加数看,在5·19行情发动前、1999年12月份,以及2002年四季度,投资者开户数都大幅度降低,这也显示目前大盘进入低风险区域。
因此,2003年沪深股市将出现一个宽幅震荡的平衡市,但箱体运行的重心将适当下移。沪深股市在循序渐进地推行对外开放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前提下,在2003年有望进入改革和调整的攻坚阶段。由于沪深股市结构性调整正在继续,投资者信心的恢复需要假以时日,而市场又缺乏赢利模式,扩容的压力巨大,技术上仍有进一步调整的要求。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2003年沪深股市将主要呈现一个宽幅震荡的平衡市,箱体运行的重心可能适当下移,2003年上证综指的波动区间大致在1200------1700点之间。
四、投资策略:战略防御为主合理规避风险
1、以战略防御为主。由于2003年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且具有箱体运行宽幅震荡的平衡市特点。因此,投资策略方面,以战略防御为主,不宜轻易大举介入,在短线反弹行情出现时,仓位较重的投资者仍应该实施减仓策略,或者调整持仓结构。
2、股价结构性调整孕育投资机会,价值型投资逐渐走向前台。2003年股价结构性调整仍将继续,并孕育投资机会。低市盈率、低价大盘蓝筹股将继续走价值回归行情,另外,行业复苏、基础设施、资源类股票将继续稳健走强,而高价的、资金推动型股票可能继续出现回落态势。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逐渐壮大及QFII的进入,价值型投资者将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同。
3、波段操作,选择时机比选股尤显重要。2003年,在证券市场循序渐进对外开放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大背景下,不排除在短时间内出现困难现象。但尽管大盘整体处于平衡市或者调整行情,期间仍存在波段性机会。操作方面,在精选个股的同时,把握好操作时机更显重要。
4、通过调整股票、债券、现金等的比例,进行资产配置,以规避市场风险。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关系比较复杂,仅从资金的流动性观察,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应该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从2002年债券指数与沪市综指的比较图看(示意图4),在4、5月份以及11月份,当沪深股市大幅下行时,债券指数却走势坚挺,并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因此,如果操作方面资产配置得当,通过购买国债可以合理地规避股市调整风险。2003年由于利率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加上资金面仍非常宽裕,因此我们认为,2003年债券市场属于平衡市。2003年仍然可以通过管理资产配置,比如适当安排股票、债券、现金的比例,达到规避风险争取获利的目的。
2003年重点关注的潜力板块
一、行业复苏和成长板块
汽车行业
2002年前三季全国汽车产销230多万辆,同比增长30%以上。由于我国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消费结构升级一旦成功启动,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2003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年实现增长25%左右。预计汽车类上市公司2003年的利润增长约在20%左右。
个股可关注:一汽轿车(相关,行情)、上海汽车(相关,行情)。
煤炭采选业
2003年供需两旺的经营形势仍将得到延续,甚至供应将更加紧张。不过,考虑到煤炭的替代能源------原油价格下跌的风险较大,有可能会抑制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扬,因而不宜对2003年做过于乐观的预测。不过,谨慎地讲,2003年煤炭行业整体业绩较2002年应有小幅提升。
个股可关注:盘江股份(相关,行情)。
医药行业
2003年医药行业整体经营环境不会有太大改变。药品有继续降价空间,出口预计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由于国内市场和需求的继续扩大,预计仍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
钢铁行业
根据世界钢铁研究所最近的研究报告,中国2003年钢铁消费量可能要达到2.15亿吨。以此推算,2003年我国钢铁消费量将会比今年增长约7.5%,增长幅度远小于今年,而更体现为一种平稳增长,钢铁企业的业绩有望保持适度增长。由于我国主干钢铁企业几乎都是上市公司,可以认为钢铁股2003年的业绩将有小幅的增长。
个股可关注:唐钢股份(相关,行情)。
二、QFII概念股
随着市场的持续调整,过去建立的资金推动型行情被瓦解,投资理念处于转型阶段。我们认为,随着QFII的运作投资,可能形成示范效应,并且有助于建立新的投资理念。因此,QFII板块可能成为2003年投资的热点。
我们认为,QFII选择个股和板块可能会沿着以下几个思路进行:
第一,优势产业股与行业龙头股。优势产业股主要包括复苏性行业、成长性行业、资源性行业等,如煤炭、石化、交通运输、港口、机场等。相关行业龙头公司可能也是QFII重点考虑对象。
第二,公司规模较大以及股票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个股。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流通股本大小与股价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由于大盘股流动性较好,反而更易得到青睐。在沪深股市,一般小盘股股价都较高,然后通过反复的股本扩张,摊低股价。但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往往不能与股本扩张成正比,该种投资理念也面临尴尬。在QFII进入后,大盘蓝筹股可能会受到追捧。
第三,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结构。该方面也是QFII选股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一些管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较好、具有优秀职业经理团队的上市公司,可以重点关注。
个股可关注:长安汽车(相关,行情)。
三、180指数板块
由于180指数板块具有市盈率低、股票流通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等优点,并且随着华安180指数基金的运作,天同180指数基金也即将在明年初发行,以及随着QFII在2003年正式进入沪深股市,180指数板块在2003年有望走强。
个股可关注:中国联通。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