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人行通过逆回购和现券买断方式共向市场投放货币348.7亿元,较上周的167.5亿元放大了一倍,表明央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力度。
今年6月以来,为了挤出债券市场的泡沫,降低金融风险,同时也为了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人民银行一直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货币回笼,累计回收货币超过2000亿元,这对于提升市场利率、平抑债券市场的投机炒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调控目标达到后,最近两个月,央行基本上只进行每周20亿元的小额正回购,意在保持市场资金的相对平稳。临近年末,各金融机构资金明显紧张,这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回购利率和成交金额中就可反映出来,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局面,维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人民银行从上周开始,改变了公开市场的操作方向,开始向市场投放资金,而且本周投放量进一步加大,这对于维持年末年初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预计短期内这一操作仍将继续。
除了年末因素,我们还可以从更广的视野来考察货币政策趋势。面对全球经济低迷,我国明年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要增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上述指导思想。专家认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操作将适度积极,反应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上,预计货币供应量将相应扩大。我们知道,当前决定广义货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三项,货款、外汇占款、债券投资,各占比70%、11%、14%左右。今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外汇占款不断增长,这是带动广义货币增长的重要因素。
要避免货币投放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就必须相应扩大贷款规模,贷款的增长最能真实地反映银根松动的状况。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6.8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2.8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5.7%,增幅是1999年4月份以来最高的,明年这一增长态势仍将继续。
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一方面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得到改善,为股市的转暖创造良好的宏观基础;另一方面,市场资金的充裕也有利于我国"资金推动型"股市的走强。所以,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分析,明年中国股市走强的机会仍然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