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扩容加速,新股首发、增发接二连三,尤其是周五公布的4月3日将上网按老方式询价发行中远航运1.3亿股新股,使投资者对4月1日开始的“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利好预期落空,导致本该维持横盘强势盘整并伺机向上突破的趋势在时间上有所逆转。那么这轮由扩容促使的调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调整?是头部形态的中期深幅调整?还是短期回探式的短期调整?我们认为,综合各种因素判断,这是一轮短暂的回探式调整,形态上的中期向好趋势不变。理由如下:
第一,扩容压力是可以伸缩的。管理层在年初曾表示“监管不是打压股市”,由此可知,由监管所带来的股市大幅下跌,管理层是不愿看到的。由此我们更可以认为由扩容导致的股指深幅下挫,管理层更不愿看到,更何况市场的有效扩容,一个正常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相对稳定、活跃的股市,只有这样扩容才能有序进行,市场才能获得扩容与繁荣稳定股市的“双赢”。如果扩容导致股市深幅下挫,那么扩容融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是“双输”。所以,上周因扩容导致的股市较大下挫,管理层也一定注意到了,由于扩容与股市繁荣的关系,扩容量的可伸缩、调节性,管理层会在接下来的扩容中调节好节奏,适度减缓扩容压力。我们推测上周的较大规模扩容消息,其中的不少增发、首发可能是由于前期股市下跌未发的积压所致,到春节后股市人气有所恢复,管理层便欲还欠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今年直接融资会因政策面的倾斜而进一步加大,扩容任务任重道远,大盘股也会上的更多,但我们相信管理层不会做“双输”的事,有智慧调控好扩容的节奏,管理层即将推出的“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也正是为解决扩容矛盾,促进二级市场资金供给的一项有力措施。据此,只要扩容调控适当,并及时推出利好,这次调整只能是短暂的。
第二,政策面不支持目前的股市做深幅调整。沪深股市历年每次的深幅调整都同政策面的取向有直接的联系,政策面的偏空、很空方会形成所谓的“政策头”,开始一轮深幅调整。而目前来看,披露的各项股市政策都是有利于资金流入股市的,前有证监会四任主席为股市成绩做肯定,指出证券市场前景光明,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后有央行行长戴相龙明确表示央行支持证券市场发展,并有实质性的内容披露:“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允许基金公司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等,再加上“新股发行按市值配售”以及讨论中的降低佣金等,这些都为行情开展创造了积极条件。纵观“两会”以来的股市政策面,可谓暖风频吹,声声悦耳,而春节前讨论甚紧的“国有股减持”消息却被搁置,政策面完全是多方占据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由短线扩容造成的下挫,就是一轮短暂的回探走势,股市的中期向上不会改变。
第三,深幅调整的时间、空间都未到。从时间上来讲,现在是4月初,而在第一季度的1月份,股市还是下跌的,除去假期真正运行行情也就30来个交易日,从时间上来看远远不够,这点时间只够做短庄获利,而基金,券商这样的实力机构要建仓拉升,时间未免太仓促了一点。更重要的是从股市上涨的空间分析,这波行情运行的30来个交易日,除去横盘整理的天数,真正上涨的天数不过10来个交易日,涨幅从1339点到1693点极限看,也只有20%左右,况且正如我们在“马年行情仍将延续”一文中所指出的,前期获利的大多是游资,作为主力机构的券商、基金并未在底部大笔建仓,获得厚利。故从这点空间来看,真正获利的大资金甚少。要想在今年的大好股市氛围下顺利获利,只有在调整后奋力向上拓展空间,才能赢得主动,获利扭亏。
所以,鉴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认为此次向上行情的转折是偶然的,是会被纠正的,在调节好适度扩容的节奏后,随着后市一系列利好的出台,股市中期向上的趋势将一如既往。
来源:[海融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