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利好体现在昨日股指K线图上只有一截上影线,沪综指回落18个点,这是自11月8日以来的第三根阴棒,显示市场人气涣散。不过部分股票尤其是券商重仓股走势相当强劲。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对投资者而言又有何启示?
1、逆势扬威由来已久
昨日券商重仓概念股逆势走强相当抢眼。南方证券重仓股哈药集团(相关,行情)(持有6996·1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6·82%),海通证券重仓股界龙实业(相关,行情)(持有476·5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53%)以及华夏、银河和申万三家证券公司重仓的宁沪高速(相关,行情)(三家合计持有4613·5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30·76%)分列两市涨幅榜的第三、第四和第六位。其他券商重仓股如上海汽车(相关,行情)、外运发展(相关,行情)等涨幅也居两市前列。
事实上,市场处于弱势整理格局以来,部分券商的重仓股走势远远强于大盘。国庆节后两市涨幅前10名的股票中,有7只是券商重仓股,如ST吉发是东北证券重仓股,ST东海是华夏证券(相关,行情)重仓股,哈飞股份(相关,行情)是南方证券重仓股,晨鸣纸业(相关,行情)是泰和证券重仓股,上文所提及的哈药集团、宁沪高速和界龙实业也在“十大”之列。除了以上券商重仓概念股有普遍上扬的特征外,部分券商重仓股的涨幅令人惊讶。今年以来的三大牛股ST厦新、哈药集团和健特生物(相关,行情)均为券商重仓股:ST厦新涨幅达到118·84%,为华西证券重仓股;哈药集团涨幅达到77·43%,为南方证券重仓股;健特生物涨幅达到70·41%,为中关村(相关,行情)证券重仓股。
2、四大因素促成强势
今年市场中券商重仓股的强劲走势是市场一大风景,在基金重仓股普遍走弱的背景下,券商重仓股“一枝独秀”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券商相对基金的优势、争取委托代理的筹码、增资扩股的影响以及对宏观面的把握是走强的主要原因。
原因一:所受制肘小于基金仅从对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力量上判断,基金不会明显逊于券商,所以券商重仓股走强还不主要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形成的,更多的是源于市场大户的资金推动。券商之于基金的优势在于,券商自营以及资产管理受到的管理层的监管、投资者的监督等等制肘因素远远小于基金;
原因二:增资扩股勇气大增去年底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券商因此启动了新一轮的增资扩股大潮,增资扩股为券商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勇气。这从部分增资扩股后的券商重仓股表现可以看出;
原因三:打造强势形象但仅仅依靠增资扩股远远不能满足券商自营以及资产管理对资金的需求,所以券商仍对资金有相当大的渴求。这一点在2001年陷入亏损的券商中表现尤为突出,这要求券商要尽力在市场争取委托理财的资金。要别人给你钱,你的市场形象一定要好,重仓股被套的券商是难以拿到委托理财资金的。这便是券商重仓股走势强劲的主要动力之一;
原因四:对宏观面把握强于基金事实上,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券商的计划性色彩要比基金浓。券商资金的最终来源是国家,而基金资金来自市场。所以,券商对于管理层政策导向的理解把握得更加透彻,而基金则更像散户。
3、浮盈变实盈是难题
对于券商而言,重仓股是涨起来了,但摆在其面前的最大难题也就呈现出来了————如何变现,使浮盈变实盈。今年在这方面南方证券有精彩表演,如其顺利出脱了升华拜克(相关,行情)近10%的流通股筹码。
南方证券利用华泰承销的机会,在三季度减持了948万股升华拜克,为该股流通股本的9·73%。与此相对应的是华泰证券(相关,行情)在三季度末,持有1541万股升华拜克股票。南方证券的顺利出局是以华泰证券的进场为代价的,而且在减持期间升华拜克的最大跌幅高达60%,部分持有该股的中小投资者叫苦不迭。
那么,是否所有被推高的股票都有这样出局的机会呢?是否市场上还会有华泰证券这样的“冤大头”呢?笔者认为,这种机会已经愈来愈小了。在国际化的大潮下,券商的这种行为最终还需市场来打分。目前市场中有不少身在高位、筹码高度集中的股票,它们很难指望中小散户来接盘。
仅就短线机会而言,部分刚刚进行增资扩股的券商重仓股值得关注。以目前而言,部分海通证券的没有被炒高的重仓股值得关注;另外,部分被套的券商重仓股也值得关注,如目前华泰证券“勉强”持有的升华拜克,其目前浮亏巨大,必然会有所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