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月一日起,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上证成份指数将与广大投资者见面,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中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事,对引导正确的投资理念、推动指数化投资浪潮、促进基金业的发展、拓展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的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相信上证成份指数及将来全国统一指数的推出必将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证成份指数由于其含有180只成份股,因此也叫上证180指数。在样本股挑选过程中,首先从在上交所上市的全部股票中将上市不到3个月的新股及次新股、以PT股为主的暂停上市股、受操纵明显的庄股、巨亏股等删除。然后把剩下的股票分行业计算出流通市值,再计算出各个行业流通市值在总流通市值中所占的比例,用这个比例乘以180算出每个行业应分配多少只股票。最后根据每个股票的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量等因素分行业排序,按照每个行业分配的股票家数,各行业排序靠前的一般可入选上证180指数。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按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流通股本比例不变仍然计为7%;高于10%的,则往上一个10%整数档靠,比如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3%,则将流通股本比例近似为40%。每只成份股用这个近似的比例分别乘以总股本算出各自调整股本数,以调整股本数为权数算出180只成份股的总流通市值。在以6月30日的总市值为基数,令它等于上证30指数6月30日的收盘指数3299.06点,以后每天指数的波动也就反映出180只成份股的总流通市值的波动。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上证180指数主要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用上证180指数了解上海市场的运行状况。投资者完全可以像使用上证指数(相关,行情)一样,利用上证180指数了解上海市场的涨落,或利用上证180指数的走势图进行趋势分析、形态分析、周期分析及其它技术指标分析。在使用中投资者应注意,上证180指数以流通股为权重且不含B股、新股,它的走势不受B股、新股和低流通率的杠杆股的影响,因此能够比上证综指更好地反映上海A股市场的运行。由于中石化等大盘指标股在上证180指数中占的份额比在上证综指还大,因此指标股对指数的影响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投资者可利用上证180指数的样本股更加方便建立中长线投资组合。目前,沪市A股已经将近700只,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从中挑选股票十分吃力,而上证成份指数的180只样本股是由专家选出的业绩优良的蓝筹股,具有良好风险与收益特性,投资者可以集中精力从这个较小的范围中选出更合适的股票。但投资者在选股中也要注意上证180股选股的局限性,因为180成份股的选择也主要依靠公开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进行,也可能有极少数像银广夏(相关,行情)的上市公司混入其中,投资者还应始终注意风险,不可大意。
对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说,上证180指数的作用非常大。比如可以利用上证180指数评价投资绩效、进行指数化投资、度量上海A股市场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也可为将来推出ETFs、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工作打下基础。对于这些机构,首先应进一步了解指数的编制细节,比如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指数的修正问题在公开的编制方法中并不明确,而这点对指数的评价和指数投资策略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对进行指数化投资还应注意,流通股权数的分级靠档法实际上是机械地使用了所谓的国际惯例,人为扭曲了可投资市值在指数中的权重,不符合我国股市非流通股占大多数的国情,未能发挥出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技术领先的优势,对指数的计算和指数投资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上证180指数推出会使更多的资金流入沪市,将加剧沪深两个交易所的资金竞争,只有深交所推出相应的指数品种,或更加权威的全国统一指数推出后才可能取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