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经济度过了活力四射的一年。 投资、消费和出口领域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积极变化:民间投资活跃起来。通信、汽车、住房担当起新一代领航产品的重任。外贸出口出人意料地迅猛增长。 在改革和开放两大因素的作用下,市场内在活力迸发,为中国经济装上新的“发动机”。权威部门预测,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达到8%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更多地靠政府政策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向由政府政策和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跨越。 民间投资为经济“点火” 2002年的中国,创业者的热土。 垄断行业的打破,开放领域的增多,限制政策的减少,打开了民间资本的闸门。 前10个月,我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达到18%,是去年同期增长速度的两倍。国内民间投资的比重接近国有投资。 今年以来,国债投资计划下达早,拨付资金快,加上民间投资的活跃,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迅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企业经营者调查系统在今年8月对1万位企业经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涉及的11项改革措施中,企业经营者评价最高的是民营企业发展。其中,非国有企业准备增加投资的比减少投资的多出近50个百分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意味着民间投资趋向活跃,正在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的格局。 有经济学家评价说,2002年中国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非政府投资成为带动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力量。 市场出现新一代领航产品 买方市场出现后,中国的消费市场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在2002年,随着通信、汽车、住房消费的迅猛崛起,这一状况有了根本的改观。中国开始找回新一代领航产品。 汽车的消费,出现了爆发性的“井喷”行情,创造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份。短缺时代才有的“买车先订车”的状况,今天重现。汽车的消费量在前10个月猛增50%左右。在这些新增的消费中,私人消费占到七成左右。2002年,成了不折不扣的“家庭轿车起步年”。 住房消费增长30%以上,其中,九成以上的商品住宅为个人购买。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最为迅速,成为影响居民消费最强的龙头信贷品种。尽管不少人抱怨房价太高,但看房、购房的热情有增无减。往往是新楼盘刚刚落成,就销售一空。 手机、微机、彩电、DVD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讯器材类产品销售额前三季度增加了62%以上。电话用户在10月底就突破了4亿户。 消费升级叫了好几年,可是总欠火候。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说,今年消费结构的剧烈变动说明,重量级商品消费时代开始到来。 中国平稳度过“加入世贸初年” 2002年,中国对外经济结出的硕果,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在这一年里,中国尝到了加入世贸的“甜头”。 境外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向中国扑来。预计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将超过500亿美元,中国有望首次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外贸进出口总值在前10个月已经逼近了去年全年的水平。特别是出口,前10个月增长了20%以上,净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近年来首次对经济增长实现了正拉动。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邱晓华说,中国加入世贸所取得的成功与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加入世贸后,外贸体制进行了新的调整,原来没有出口权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获得了出口权。这些企业今年的出口成倍增长。对外开放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在中国的出口额中,外资企业的出口已经超过了一半。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说,中国严格履行开放市场的承诺,进口关税由15.3%降到12%;颁布了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法律法规,审批了符合条件的境外服务贸易企业进入中国。根据WTO规则和中国对外承诺,清理的法规文件约有2300件。 经济学家说,中国2002年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得了两大好处:一是促进了当年经济的增长,二是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后者要比前者更为重要。 中国经济跃上新平台 中国经济迸发的活力,预示着新一轮加速增长的到来。 “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有可能跃升到8%的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立群说。 张立群认为,2002年,“三驾马车”显示出更加充沛的活力,这是经济增长趋向稳固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更加积极地鼓励民间投资,破除限制消费的政策,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在2002年的平台上稳步上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