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一级市场发行将全面启动?
http://business.sohu.com/
|
[ 金冠峰 ] 来源:[ 江南时报 ] 机构:[ 海通证券 ]
|
本周二,三大证券报分别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其中有关股市的内容主要有两条:其一是“希望8万多亿元储蓄更多地投向资本市场”;其二是正在“研究合格金融机构到香港股市投资”。当天,沪深两市(包括B股)出现近期的首次回调。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呢?
关于第一条内容。首先,投资者应该明白,央行行长的讲话代表了一种政策取向,目前更倾向于一个较为宽松的资金环境。这可以从同文中的有关内容得到佐证。比如“央行鼓励更多的证券公司到资金市场拆借资金,最近又批了五六家证券公司进入资金市场”;再如“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保守的政策,更不是收缩的货币政策”等等。因此,上周股市出现成交量大幅增长的现象,实质上是宽松资金环境的政策效用的提前反映。
其次,如何更贴切地理解“希望8万亿元储蓄更多地投向资本市场”。一方面,资本市场不仅包括了股市,还包括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因此希望8万亿元中的一部分投向资本市场并不等同于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希望”两字代表了管理层的愿望,是一种“引导”,而不具有现实效用,何况“8万亿元储蓄”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因此,该言论本质上并没有脱离此前央行一直推行的引导储蓄资金向消费和投资领域转化的范畴。
同时这段讲话还透出一些新信息,如“资本市场11年来已筹集7700亿元资金,还应该更多一点”一句话就很值得玩味。因为,在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全面的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到来之际,国有企业通过股市融资当然更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那么,是否意味着大规模的一级市场发行将全面启动呢?结合银行体系的改革而来的商业银行的上市、保险公司的上市筹备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市场资金来保障其成功发行,因此感叹“希望8万亿元储蓄更多地投向资本市场”就显得十分合情合理了。
关于第二条内容。居民外汇存款的居高不下其实也是国民高储蓄率的反映,而一旦有机构获准集腋成裘地投向海外股市,那么无疑对本国的股市,特别是B股产生较大冲击。因此,周二B股跳空低开不无道理。然而,投资者只要再深一步考虑就会发现,对国内外汇资金开放香港股市短期内成功的概率不会大,即暂时还不至于对B股产生巨大压力。所以,戴行长的讲话中拖了一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要商量”。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眼前的震荡过后将继续其运行轨迹,不到真正的阻力位不会轻易结束本轮行情。
|
2002年3月15日09:44 |
内容相关文章 |
|
作者相关文章 |
|
|
|
市场直击 |
|
搜狐热门股 |
|
机构看盘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