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数据
|
EPS(元) |
ROE |
每股净资产(元)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
净利润
(万元) |
总资产
(万元) |
净资产
(万元) |
2000年 |
-0.056 |
-4.58% |
1.22 |
6163 |
791 |
65837 |
31960 |
2001年 |
0.097 |
7.23% |
1.35 |
15519 |
2550 |
80120 |
35278 |
2002年 |
0.128 |
8.69% |
1.47 |
18649 |
3359 |
84944 |
38637 |
总股本 |
26197万股 |
流通A股 |
8965万股 |
B/H股 |
|
二、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在2002年完成了重组与资产置换,不惜以亏本为代价,甩掉了原先在陶瓷行业的生产设备与存货,完成了以福州大利嘉城A区、福州中亭街E、F两区的房产为主的置入资产的有关移交手续,同时迁址上海虹口区,与上海市虹口区政府签定了多伦路改造与开发合作协议书,准备大手笔投资50亿。该系列动作迅速塑造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地产公司的新形象。
公司还动用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2002年上半年盈利,弥补了历年亏损,同时,理赔了数笔对外诉讼纠纷。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手法使公司迅速摆脱了“ST豪盛”的阴影,为公司未来清白上阵,取信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层,策划大手笔发展宏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由于置入的资产优良,使公司在2002年度对重大资产置换中余留的部分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影响当年利润747万元,并动用部分利润弥补了历年亏损的情况下,依旧盈利3359万。总的来看,2002年对利嘉股份(相关,行情)确是脱胎换骨的一年,实现扭亏为盈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三、前景展望
公司在继续经营福州大利嘉城A区、福州中亭街E、F两区的房产的基础上,显然,已确定移师福建省外,向全国寻求发展机会的战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区域性,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作为开发商,向全国发展,首先自然是空间更大,同时有利于分散市场波动风险和对单一地区政府主管部门的依赖带来的非市场风险。公司注册地迁上海虹口,签约多伦路改造与开发,新近与北京柏基置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北京利嘉城置业有限公司可以说都是这一战略的实施。而从手笔看,上海是气势不凡,北京则可能在恃机而动。
其实,和许多房地产公司还不同,利嘉是有自己一定的产品定位优势,就是旧城改造与开发,尤其是向商业街的改造与开发。这主要是公司在福州大利嘉城和中亭街做出了品牌。据说,北京、长沙、柳州、太原、重庆、南京等地有关政府都曾邀请他们前往改造商业街。
现有福州的资产可为其在继续提供比较稳定的盈利基础,而从公司近期陆续与几家上市公司签定互保协议,预备增发来看,公司正积蓄融资能力,预备大手笔开发。因此,我们估计公司在2003年盈利将继续增长,全年盈利应在0.15元以上。未来大项目上马后,盈利将有飞跃的希望。前景更好过今朝。
四、投资建议
上海地产股市盈率比较
公司简称 |
流通股本(万股) |
每股收益(2002) |
当前股价(元) |
市盈率 |
利嘉股份 |
8965 |
0.128 |
9.04 |
70.6 |
世茂股份 |
11315 |
0.18* |
10.12 |
56.2 |
中华企业 |
31856 |
0.23* |
7.26 |
31.5 |
运盛实业 |
9674 |
0.02* |
8.24 |
412 |
新黄浦 |
17015 |
0.098* |
9.97 |
101.7 |
中远发展 |
17906 |
0.613* |
11.17 |
18.2 |
陆家嘴 |
16052/50960(B股) |
0.063* |
14.05 |
223. |
外高桥 |
5445/20055(B股) |
0.0123* |
13.86 |
1126.8 |
浦东金桥 |
12886/22493(B股) |
0.14* |
11.15 |
79.6 |
平均 |
24958 |
0.164 |
10.54 |
235.5 |
注:每股收益加*者为2001年数据,因为考虑到房地产行业结算问题,年终业绩与中间期缺乏可比性,故未选2002年第三季度数据进行比较。
从上表可见,利嘉股份现在的市赢率低于上海本地地产股的平均水平,(即使考虑剔除外高桥(相关,行情)和运盛实业(相关,行情)后的平均市盈率也有83倍。)流通股本也远低于平均数,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我们给以增持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