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社区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财经频道 > 证券研究 > 宏观研究
政策面解读:领会“两会”精神 探知政策走向
2003年1月6日14:28   机构:[ 湘财证券 ]
  ――十六大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解读

  从宏观层面上看,股票市场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应当服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与改革开放的制度安排。从中国股市历年的行情演变可以看出,政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股市当年的走势。所以,分析研判中国股市一年的走势离不开分析其当年所处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2002年11月份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后,12月9日至10日,党中央、国务院接着又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研究这两次会议的精神实质,对于把握明年宏观政策的基本走向和进一步研判明年股市的基本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会"精神肯定了证券市场的基本作用并指明了其发展方向

  1、发展资本市场是健全我国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段落中提到,当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是要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在我国,尽管有不少生产要素是稀缺的,但作为一个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仍旧比较稀缺。建立和健全要素市场,必须十分重视发展资本市场。因此,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这就充分表明了,党对资本市场的基本态度,和今后开创资本市场新局面的基本工作思路。

  2、遗留问题要放在发展中解决。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提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发展"的论述,对建设资本市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经济处于转轨过程中,资本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解决问题,不能先把发展停下来。因为这样可能会在世界经济潮流中丧失发展机遇。可行的选择是强调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通过发展消化历史包袱。

  3、适应国际国内变化的新形势,要积极探索资本市场新的开放内容与形式。关于探索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内容与形式的论述,除了十六大报告中"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基本方略涉及到资本市场开放的内容外,党在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提出了要"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形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这些都属于通过开放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方式。2002年11月初颁布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资本市场中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吸引外资的尝试,和12月1日正式实施的QFII制度,都是我国积极探索资本市场新的开放内容与形式的体现。

  二、"两会"精神为2003年的股市运行将提供较为有利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出2003年仍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规范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业健康发展。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力度减弱,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结构是关键。从1998年至今,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连续5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为保持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尽管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好,如2002年宏观经济指标亮点频闪,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齐动。但2003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变数较多,国内自主性恢复还不稳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投资仍需要继续诱导等因素,会议提出200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为2003年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政策环境。但同时又应该注意到,连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使得财政负担压力逐步加大,另一方面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不可忽视。因此,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内容不是要进一步扩大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如中央计划工作会议确定2003年的建设国债的规模为1400亿元,比2002年1500亿元少100亿元,它就表明依靠政府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将逐步淡出,而是在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上将作出适当的调整。国债资金使用的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确保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二是适当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品的投资;三是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四继续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四是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

  2、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但操控方式将更趋灵活。经济工作与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原则,是与我国当前经济与金融发展状况要求相一致的。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通过金融政策调控经济的市场化传导机制和渠道还不健全和通畅,利率、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还不能完全依照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反映,整个金融体系依然潜伏较大的金融风险。坚持"稳健"就是强调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但是,货币政策终究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前存在物价持续低迷、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股市一蹶不振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财政扩张的力度不能进一步扩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将更多地需要货币政策承担。因此,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上作出灵活调整是可能的。

  3、继续引导金融业健康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会议提出了"规范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业健康发展",明确把有关"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容写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中。

  总体上看,200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不乏灵活操控的内容。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有利于2003年的宏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将为股市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政策环境支持。

  三、"两会"精神指引将加速推动证券市场全面创新

  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新方略,对于开创证券市场新局面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上规模上层次

  根据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GDP的总量将要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总量达到近4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每年得平均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按照国民经济证券化率80%的一般水平推算,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值规模到30万亿元以上。相对于目前我国才4.5万亿总市值、1.5万亿的流通市值而言,证券市场必须平均每年以数倍于GDP增长速度的速度增长才可能实现。证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最重要场所,公司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上市的规模必须要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上升,还包括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队伍层次的提升。提高上市公司的层次,必然是要让质优大盘股占主导地位,成为市场中的中流砥柱;提高投资者队伍的层次,就是要让机构投资者占主流,让理性投资、价值投资成为最主要的投资理念。因此,加速超级大盘股的发行上市节奏和加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将可能成为2003年的一大亮点。

  2、 证券市场改革的关键是股权结构的再造和流通机制的重塑

  建立"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证券市场,必须以科学的制度设计为基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占总量2/3的非流通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机制,是制肘证券市场朝"三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是影响投资者信心的最大不安定因素。证券市场改革要有新突破,关键就要进行股权结构的再造和流通机制的重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冲破了所有制藩篱,民营资本与外国资本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再造的物质基础。资本市场上的"国退民进",将掀起证券市场的重组狂潮,这将给投资者带来无穷的短线机会。但是,全流通的阴影终将挥之不去。全流通方案的讨论在沉寂一年之后也许会沉渣泛起,因为问题久拖不决,最终解决的成本会更大,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就会受到拖累,投资者的损失就更大。

  3、 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也要适当走出去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通过改革开放为发展增添动力。2002年股市开放的程度之高和速度之快,实为罕见。证券市场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开放并不仅仅是为了其本身的发展,而是站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我国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的。国内证券市场向外资开放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招商引资的新方式。加快证券市场开放,还意味着我们要适当走出去,也就是要按照世界经济运行的不平衡发展规律,积极参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并分享其经济成长带来的果实。适当走出去,不光是国内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合格的国内投资者还可以适当根据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进程,有选择地参与境外证券投资。

  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将催生股市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整个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03年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信息化为龙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议强调要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2003年,我国将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总体思路,加快生物工程、新材料、通讯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的发展,并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为重点,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使信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先导产业。

  2、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面对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新形势,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个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过程。提高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含量,将成为今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会议的要求,国家将在国债使用、银行贷款、税收政策上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予以相应支持,并加大利用外资改造、重组国有企业的力度。

  3、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02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仅增长6.6%,慢于GDP的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慢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与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速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今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就业压力反而不断增大。为扭转第三产业增速下降的态势,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03年各级政府将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将催生证券市场中的诸多热点与投资机会。证券市场是结构调整中最能体现市场效率和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一环。近年来,以信息产业为先导、住宅和汽车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全面改造为基础的产业升级主线越来越清晰。同时,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又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农村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面对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农业板块可能将再度活跃。

我来说两句 去相关俱乐部 发短信息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12/27 10:27)
  • 拓宽中小企业三条融资路(12/27 10:25)
  • 股指与GDP走势为何不同步(12/26 08:57)
  • 今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确立(12/24 09:11)
  • 监管框架逐渐清晰自律体系成型(12/23 10:05)
  • 2003年宏观经济政策解析(12/20 11:07)
  • 中国经济增长靠了什么?(12/19 09:57)
  • 评“软件集成电路行业再减税”政策(12/18 10:50)
  • 理清经济发展脉络把握市场运行趋势(12/13 08:43)
  • 该作者文章
    该机构文章
  • 湘财证券:皖通高速上市定价分析
  • B股观察:又到了播种的季节
  • 数源科技:公司调研报告
  • 传媒产业:2002年回顾与展望
  • 首旅股份:盈利能力稳定增强
  • 湘财投资周刊(总56期)
  • 农业上市公司 金秋时节话收获
  • 铜城集团金融租赁来日方长
  • 免费交友,更有机会中大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香遇桃花岛免费交友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必杀功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因SARS突发而暂缓的公务员加薪计划将从12月起实施。
    订阅 焦点新闻,了解详情




    搜狐商城
    大染坊电视剧原著
    1元图书特卖场
    财富就在你眼前
    股市潜规则
    时尚女性巧理财
    BUSINESS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5102160转6682或6633
    Copyright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