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午,香港大公报、四川金融时报等刚刚披露《里昂证券称﹕QFII料本周出台》的消息,周四晚上,证监会和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内容涉及合格外资机构在华证券投资的投资运作、资金管理和监督管理等事项。上述暂行办法的发布,意味深长、影响深远。
对于中国大陆沪深股市的影响,主要有下列四重:
第一、QFII:长远将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演进,蓝筹股将由此变轻、超级大盘股将由此变小
2002年股民之痛,免不了招商银行(相关,行情)发行上市、中国联通发行上市两件事。前者使股指从1693点下跌到1565点,后者使股指从1680点跌落到1488点。期间投资人帐面蒙受较大的波段性损失。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血”不足、承接力量不足、以及国内投资人的“喜小恐大症”。预计QFII制度实施之后,外资的介入,将带来国外重视绩优蓝筹股的投资新风。当然,这需要一个演变过程,但是,演变既然迫切了,大陆投资人也就必须对这一时代性的变化加以重视。未来,市场对于超级大盘股的承接力量将增加,投资理念将更加多元化。
第二、QFII:短期看有利好影响、但有限、其利好效应长远将有可能被QDII全部或者部分平衡
从目前股指的运行来看,QFII的短期利好影响虽然有、但有限、并且涨高之后仍旧需要谨防回落、谨防“对冲性利空”的出台时间、以及时机。预计有下列因素制约其利好作用:(一)正如中外合资基金不可能年内入市一样,QFII带来的增量资金年内也无法入市。这时由于QFII的实施时间决定的。其短期影响首先是心理层面的。(二)1600-1629点区域、以及1730点区域,前者是密集阻力区、后者是密集成交区。股指强行上冲的话,必然招致获利盘、解套盘的打压。(三)本周一已经产生一个上跳空缺口,如果周五再产生一个上跳空缺口的话,则其中一个缺口未来必补。正如“6.24缺口”未来被回补一样。也即:涨升到一定位置,还应波段性高抛、以便在波段性回跌中回避风险、并且在企稳时抄底。股市运作,仍旧离不开“波段行操作”的轨道。
第三、QFII:虽然属于长期利好、远期利好、有助于中国走长牛,但还受制于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素质、以及其它利空措施
从台湾股市实施QFII制度的情况看,主要有两个情况可以参考、以研判QFII制度对于中国沪深股市的影响:(一)台湾股市。尽管期间还有美国NADAQ指数从二三千点上升到五千多点的外部因素,但台湾QFII制度的修订,毕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从以前台湾采用QFII制度十多年情况看﹐累计吸引了三百多亿美元﹐相当于二千多亿人民币﹐平均每年200多亿元人民币,对台湾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预计QFII实施之后,中国大陆每年的吸引外资的规模,将达到或者突破200亿元的规模、甚至远远突破。相当于每年增加4个以上的、50亿元规模的开放式投资基金,而这还是保守的估计。毕竟,国外的基金、银行、保险公司、券商,规模多是百亿元美金乃至千亿元美金的等级。中国股市在其眼里仍旧是“小盘股”,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不过相当于“微软”一家公司的股票市值。可见QFII属于长期利好、远期利好、有助于中国走长牛。但是--
第四、QFII:实施之后有QDII的对冲性利空措施在后,并且,中国上市公司素质的提高主要还只有靠自己
QFII出台之后,也意味着QDII出台不远了。QDII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制度。意味着资金可以从B股等高市盈率市场向港股等低市盈率市场流动。何况,未来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逐步自由兑换,将同QDII制度一样有利空效应。也即,总体看:QFII制度带来的利好效应,长远将有可能被QDII全部或者部分平衡。未来中国股市的运行还是曲折的。此外,更重要的是:决定中国股市繁荣的,不仅仅是资金供应,更主要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素质的提高。而这主要还只有靠自己,其次靠外资购并。
总体看,QFII制度出台,对于投资人而言,选择只有一个:适应市场、把握机遇。(版权作者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