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改革目的是让百姓用电质优价廉 百姓:原来供电局只是一家卖电的企业
“电力这么改,你说电价会不会降点儿?”29日晚,看到电视中“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新组建的11家公司今天挂牌”的消息后,家住北京名流小区的普通市民刘阿芳女士这么反应。
62岁的她,像很多北京市民一样,每次凭卡买来电后输入自家的电表。12月初买的电,每度0.44元。她说:“好像又涨了点。”
而她家远在新疆的亲戚彭先生,关心的则是“电老虎”的服务能不能好点儿,收费能不能透明点儿。因为他经营着一家自己的企业,每月供电公司送来的收费单都有1万多元。“什么增容费、变压器补偿费这些专业词,我们自己也看不懂。你不交,人家就停电。”老彭在电话里说。
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为国家电网公司等11家公司揭牌。他对媒体说,“此举实现了厂网分开,引入了竞争机制,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29日挂牌的11家电力公司,亮出了“254”阵型。他们的资产,包括了老百姓认识的所有大大小小的“电力单位”。“2”是指两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5”是指五大发电集团,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4”是指四大辅业集团,他们是: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相关,行情)集团公司。
这个新阵容,也是国电系统资产的一次“大分家”。专业的说法是,“厂网分开的工作按行政划拨方式,以2000年的财务决算数为依据”。而截至2000年底,国电系统资产总额12407亿元,负债总额7620亿元。
但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今天没有挂牌。这有些出乎此前一些媒体的预料。“电监会”应是11家电力公司摆出“254”新阵容后的“裁判员”。
今年4月,国家计委宣布国务院于3月批准实施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11月21日,国务院正式任命原浙江省省长柴松岳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之后,几次传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挂牌的消息。它的一次次推迟,被视为打破垄断艰难的一种表现。
今天,明确的说法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三定’方案即将上报国务院审批,可逐步正常运转”。
今天11家公司的挂牌,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纪鹏教授看来,“政府高层显得有些低调”。此前,他就“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发表过很多看法。
今晚,他对本报记者说:“电力改革的目的,不是拆分国家电力公司,人为构造几个市场主体,而是在推进‘竞价上网’的市场经济做法上,让老百姓真正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电价不改革,电力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价格是电力改革的关键。”刘纪鹏说,“电监会在电力市场中扮演的是‘裁判员’的角色。它的定位要准确,不能亲自下场,也不能执教某个‘球队’。”
今天,老百姓刘阿芳和彭先生听了解释才明白———“原来供电局和那些戴大檐帽的公安局、税务局不一样,它只是一家卖电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