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庄股"高台跳水"庄家"有去无回众老总指要保护机构投资者利益
中证监一向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己任,而今年机构投资者的亏损明显比散户多,但未引起管理层的重视,而作为市场主力的机构参与热情有限,这不利于活跃市场,而整个市场的缩水又何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日前,深圳某传统机构负责人在谈到时下机构被套严重时一抒己见。市值浪费对机构不公
今年新股发行方式由新股中签变为市值配售,鹏华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说,这样就使得机构光靠在一级市场中签,即回避了二级市场的风险,又保证较为稳定收益的做法受到挑战。
在实际配售过程中,由于一支基金只能以市值配售所发行新股流通股的千分之一,所以,相当部分的市值被浪费,因此对机构来说,他既面临普通投资者所面临的市值缩水的风险,同时又面临市值浪费的风险。如此双重风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机构普遍持仓的积极性不高。而在新股中签盈利模式被打破的情况下,好在上半年债市火爆,基金尚能从中分羹,而由于投资者的追捧,现在债市吸引力已大如前,加之市场又缺乏做空机制,因此,在如此弱市中大资金在盈利无门的情况下,却要承担日常开支的成本,亏损比普通投资者厉害。
因此,他提议,对机构大资金市值配售新股应在政策上予以动作,不致大资金出现市值浪费的情况。组合投资难防系统风险由于市场监管的加强,以前备受机构喜爱的做庄方式受到挑战,这也使得传统的机构在今年的每一波的行情中,以出局为主,由此也制约了每一波反弹的高度。
市场不齐心集中表现在今年"6·24行情"时老庄股借机出逃,使行情迅速夭折,而在最近两次反弹中此种势态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集中持股的老机构无心恋战。而基金在只能持有可流通股10%的限定下,所奉行的组合投资,分散持股,重仓不重的操作效果又如何呢?
南方证券研究所的郭所长认为,组合投资虽然能分散某一个股风险,不会被"银广夏(相关,行情)"那样的地雷炸死,但它却无法回避整个大盘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因此,这也是基金今年成绩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对于香港和美国等成熟的证券市场,并未作出基金只能持有可流通股10%的规定,为何内地市场却政策限制呢?
香港某基金分析员说,海外基金规模较大,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说,他们确实需要组合投资,把钱分散投到不同的市场之中,而且这些基金自我约束较强,无需交易所对其持股作过多的干预。而深沪市场的基金就不一样了,基金投机色彩较浓,特别是"基金黑幕"爆出以后,整个市场对其反响强烈,而且那时行情火爆,因此,从减少市场操纵的角度出发,作出了这个10%的规定(最近QFII实施对海外机构投资者同样有此限定,可见管理层用心)。壮大机构投资者势在必行
深圳一家券商老总在谈及证券公司生存状态时也说,面对QFII引入国际机构投资者,内地证券市场加快对外开放,实际上,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WTO五年承诺期内,让国内证券业迅速壮大起来,有与这些机构竞争和合作的实力,而目前对机构的监管过多而政策倾斜则不够,他认为要想使市场活起来,就要调动起各方的力量,给予机构足够的重视。一是给私募基金一个明确的说法,将之纳入监管范围内,这样就不会出现,基金、券商托市,而私募资金大举出货的情况;二是给基金持有流通股的比例捆绑,发挥出基金资金集中的优势。他分析,随着普通投资者的成熟,以及受到大跌的洗礼,现在盲目跟庄的情况越来越少,这从南方的"双哈"以及德隆所持有的几支股票虽一路上涨,维持高位,却跟随者极少可见一斑。而且深沪基金本来规模就小,再搞组合投资完全就是个大散户,谈何机构二字。他认为应允许机构做庄让投资者和机构共同成熟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