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网上交易软件
·网上交易
·客服电话:8008205158

财经首页 |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沙龙 | 产经 | 企业 | 经管 | 外汇 | 理财消费 | 在线315 | 在线兴业 | 酒城| 会展 | 道琼斯
股市首页 | 要闻 | 快报 | 个股 | 上市公司 | 机构 名家 | 热点 | 数据 | B股 基金 期货 | 论坛 | 网上交易 | 俱乐部: 记者 股民
我的搜财
用户名 密码
个股查询
财经搜索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研究报告 >> 产业研究
房地产:业绩下降 两极分化
http://business.sohu.com/
[ 段海瑞 ] 机构:[ 西南证券 ]
  从1998年全面复苏以来,房地产业发展较快,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从今年1—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全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67.5亿元,同比增长了38.8%,商品房销售额达到779.7亿元,同比增长了19.26%。

  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意味着房地产上市公司可以从中受益。但这是否就预示着房地产板块上半年整体业绩会大幅提高呢?

  整体业绩中度下降

  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计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许多公司没有优势

  对从1998年到2001年均属于房地产板块的上市公司业绩做一下统计就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1年,其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179元、0.157元、0.141元和0.073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35%、6.74%、5.93%和3.10%。可见,在房地产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四年中,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仅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下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困难重重,且靠自身的力量根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更无力开发新项目。因此,整体行业条件虽好,对这些公司影响也并不是很大。二是大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管理落后,体制不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专业性非常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上述因素决定了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没有明显优势。

  今年,影响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上述两方面因素并没有改变,因此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样只会提高个别公司的业绩,而难以使整个板块的业绩大幅提升。

  取消税收优惠有影响

  从2002年开始,上市公司所得税返还这一优惠政策被取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业绩。从统计资料来看,1999年到200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税收总额分别为7.54亿元、9.40亿元、12.34亿元,按照征收33%返18%来计算,取消该项政策将使整个板块净利润分别减少4.12亿元、5.13亿元、6.73亿元,相当于每股收益分别下降0.022元、0.025元、0.028元或13.5%、15.3%、23%。这样,根据历史数字保守估计,取消税收优惠这一项至少会使上市公司业绩下降10%。当然,部分公司上半年可能会收到去年的所得税返还,因此中期业绩受此因素影响较小。

  新增计提也有影响2001年下半年,财政部出台的计提新四项减值准备政策,要求上市公司在老四项计提的基础上,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对去年中期的业绩没有影响,但会对今年中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从1999年到2001年,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平均每家为0.44亿元、0.53亿元、0.67亿元,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1年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便是新四项计提。1999年管理费用增长幅度为20.45%,按照这一增长率,2001年平均每家公司的管理费用应该为0.64亿元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四项计提将使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平均增加约300万元,相当于使每股收益下降了0.008元或7.36%。这样,保守估计新的四项计提将使2002年中期业绩下降至少5%。不过,考虑到2001年许多公司已做了充分计提,今年中期这一因素影响可能不似2001年大。

  综合上述因素,今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不容乐观,预计会出现中度下降,下降幅度将在15%—25%之间。

  将进一步两极分化

  在房地产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行业背景下,一部分公司业绩会有提高,而还有不少公司却在苦苦维持。这其中除了历史、管理、体制和人员的原因外,有无优质土地和项目是导致业绩分化最直接的原因。

  房地产板块上市公司中,一般可以分为五类:住宅开发类、开发区类、综合类、自有物业出租类、中介类。后两类上市公司所占比例比较小,以中国国贸(相关,行情)(600007)和金丰投资(相关,行情)(600606)为各自代表。前三类公司中,一般有优质土地和项目的公司业绩会比较好。

  由于项目和土地因素使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进一步走向分化,在中报中将会充分体现。这在近期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关于中期业绩的公告中已经初显端倪。7月5日,北京城建(相关,行情)(600266)公告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这其中虽然有所得税返还因素,但优质土地、优质项目肯定是重要因素。7月4日,ST兴业(相关,行情)(600603)公布业绩预亏公告,它的预亏固然有大股东欠款因素,但一直没有较好的项目应是更重要的因素。金地集团(相关,行情)(600383)、中关村(相关,行情)(000931)、倍特高新(相关,行情)(000628)、张江高科(相关,行情)(600895)、世茂股份(相关,行情)(600823)等公司的业绩预警,都与项目或土地密切相关。由此可以断言:拥有优质土地储备和优良在售项目的房地产公司业绩会比较好,既无土地储备,又无项目的公司业绩会进一步恶化。

  三类公司值得关注

  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仍有一些公司具有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第一类:拥有众多土地储备和房地产项目的公司。这类公司业绩一般会比较稳定,如果其中含有比较优质的项目和土地,今后其业绩提升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这类企业以北京城建(600266)、万科(相关,行情)(000002)、中华企业(相关,行情)(600675)为代表,这些公司具有长线投资价值。

  第二类:部分拥有优质项目但业绩却大幅下降的公司。房地产项目在没有完成竣工结算时,销售所得不能确认为收入,而房地产项目的竣工结算一般都在下半年,因此,受房地产自身开发特点和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原则的限制,部分拥有优质项目的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下降。对于这类公司,中期业绩并不代表其真实业绩,若因中期业绩下降导致其股票下跌,这种下跌很可能是一种投资机会。这类公司以金地集团(600383)、张江高科(600895)为代表,这些公司具有中线投资价值。

  第三类:有重组可能的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的下滑,提高了这些公司的紧迫感,在突击重组越来越难的条件下,这些公司无疑会早些做准备。这些公司以深深房(相关,行情)(000029)、世纪星源(相关,行情)(000005)为代表。实质性重组会提升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当然由于重组过程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因此这类公司适宜于短线投资。

2002年7月18日11:50

我来说两句  推荐给我的朋友(短信或Email)

内容相关文章
  • 房地产公司业绩波动有隐情
  • 二季度房价续涨 私有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6%
  • 虚火高温 谁制造了房价“膨胀泡沫”?
  • 北京住宅又出台利好政策:维修费不用每年交
  • 虚假房地产广告大限将至
  • 房地产行业研究和股价变动模式(下)
  • 房地产行业研究和股价变动模式(上)
  • 向建筑地产市场开刀 国务院公布八大查处重点
  • 建设部等七部委大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过热
  • 作者相关文章

    机构相关文章
  • 中国石化: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 收盘评论:7月进行振荡调整
  • ST北特钢业绩预告一波三折
  • 深康佳:巨亏与扭亏因何就在一瞬间
  • 收盘评论:技术性反弹难改弱势格局
  • 桂柳工A:走出V形反转之势
  • 重大违法公司退市的几个焦点
  • 肥肉变成肥皂泡



  •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研究报告 >> 产业研究
    国际经济指标数据
    经济数据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国家 已公布经济指标 公布值
    USA 非制造业就业 43.6  
    USA 非制造业指数 58.7  
    USA 非制造业新订单 57.3  
    USA 连锁店销售额 +0.7%
    USA 连锁店销售额 -0.8%
    UK 零售平衡指数 +33  

    国家

    未公布经济指标

    预测值

    HK 国内生产总值 N/A
    HK 财政预算 N/A
    HK 国内生产总值 N/A
    UK 房屋价格指数 N/A
    FRA 财政预算 N/A
    GER 失业率 9.6%
    GER 失业人数变化 2万
    GER 工厂订单 N/A
    CAN 营建许可 2.5%
    EU 失业率 8.4%
    国内经济指标数据
    经济指标 较上年同期%
    GDP
    +7.3  
    工业增加值
    +9.9  
    M2货币供应额
    +13.1  
    M1货币供应额
    +9.5
    M0货币供应额
    -1.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

    固定资产投资
    +12.8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33.54
    合同外商直接投资
    +47.97
    热点行业研究
    最新资讯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5102181转6835电子邮件 sunnyjia@sohu-inc.com
    Copyright ©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