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现象频频发生,预盈变预警、预警变预亏、甚至预盈变预亏。诚信,正被上市公司无数次践踏。在这方面,ST北特钢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早在2001年12月28日,ST北特钢即刊登公告,“预计公司2001年度主营业务可实现盈利,公司2001年度可实现扭亏为盈,但要达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尚有一定差距”。ST北特钢1999年、200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0.36元,2001年若继续亏损,将因连亏三年被交易所暂停上市。同时,交易所将不再为其提供特别转让服务,能否恢复上市要等到2002年中报披露之后了。如此,上述信息似乎是在告诉投资者:虽然公司尚不能从困境中彻底走出来,但毕竟可以实现盈利,避免遭遇停牌。
2002年4月12日,公司又发布公告称“经初步交换意见,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对公司2001年度财务报告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显然,在年报制作过程中,公司与会计师出现了分歧,只是公告中并没有谈及会计师具体对公司财务报告哪里提出质疑。不过,虽是“非标准”,但依旧是“无保留意见”,即:会计师还是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合法、公允的,只是有必要对某些事项进行披露,以引起投资者的特别注意。如此,似乎说明ST北特钢之前的盈利预测还是较为可信的。
然而,就在距年报披露截止日仅剩一周时,公司的一则预亏公告让投资者跌破了眼镜。公司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整意见,公司补进部分工资成本,补提部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调整后公司2001年度将继续出现亏损”。根据《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4月30日,ST北特钢将披露亏损的2001年年报,同时股票将被停牌,并随即将被交易所暂停上市。
当然,从ST北特钢披露的信息看,公司资产重组事宜进展较为顺利:2001年12月12日,公司原大股东北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所持20743万股国家股转让给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得财政部批准,后者将成为第一大股东,该事项尚须获得中国证监会豁免要约收购的批复。2002年3月19日的股东大会通过多项议案:新股东入主董事会;债务剔除工作进展顺利;重大重组方案,新旧股东间资产置换有望近期完成。如此,ST北特钢有望在2002年实现扭亏。2001年公司每股净资产尚存1.4元,按照公司预亏的口气,似不应出现巨额亏损,如此,预计年报每股净资产依旧应高于面值。值得关注的是,股东大会还通过了《关于用公司公积金弥补累计亏损的议案》。2001年中期,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795元,但每股公积金也高达0.977元,2001年若不出现巨额亏损,公积金足以弥补历年留下来的亏空。如此,2002年公司若盈利将具有回报投资者的能力。
只是,即使这一切美好愿望能够成真,在ST北特钢披露2002年盈利中报之前,投资者是无法交易其手中的股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