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网上交易软件
·网上交易
·客服电话:8008205158

财经首页 |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沙龙 | 产经 | 企业 | 经管 | 外汇 | 理财消费 | 在线315 | 在线兴业 | 酒城| 会展 | 道琼斯
股市首页 | 要闻 | 快报 | 个股 | 上市公司 | 机构 名家 | 热点 | 数据 | B股 基金 期货 | 论坛 | 网上交易 | 俱乐部: 记者 股民
我的搜财
用户名 密码
个股查询
财经搜索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研究报告 >> 产业研究
机械行业:热增长下的冷思考
http://business.sohu.com/
机构:[ 华夏证券 ]
  2002年1—9月份,全国机械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6.57%,远远好于年初预期。特别是汽车、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内燃机等子行业出现了30%以上的增长。分析认为,机械工业增长得益于内需拉动和入世效应,但行业整体效益仍然不高,行业内发展还很不平衡。2003年机械行业面临的问题是,行业高增长的动力将有所减缓,行业内整合力度还将加强。

  一.2002年机械工业增长好于预期

  今年年初,国家经贸委对机械工业提出的目标是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到9月份,机械工业实际完成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6.57%,比年初预期目标高出7.57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同比增长12.2%)4.3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数控机床、装载机、重型矿山机械以及内燃机增长达到30%以上。机械行业的高速增长成为2002年传统行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机械类上市公司也开始被市场关注,第三季度各大基金对机械类上市公司的持仓比例也明显调高。

  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装备业,其成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关。回顾2002年前几个月的形式,我们认为支撑机械工业2002年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

  1、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启动内需的主要因素。2002的国债发行规模与2001年一样为1500亿元,但今年的国债资金的实际利用力度大于去年,其中去年有300多亿元转入今年,而今年的国债项目大部分要在年底完成。今年我国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比去年全年13.3%的增幅高十个百分点以上。2002年国内投资结构改善,明显向机械行业、原材料和轻纺工业倾斜。1—7月份,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增长达到67.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9.6个百分点,是所有工业领域中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今年以来,西部开发的力度明显加大,青藏铁路、西气东送等工程的实施以及今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也使各地形象工程加快了进度,促进了机械行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工程机械、重型汽车等机械产品的需求。

  2、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带动机械行业的整体增长和相关领域的快速增长。1—9月份,全国累计轿车产量73.56万辆,超过去年全年71.52万辆的水平;载重汽车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33.23%。汽车在机械行业中的销售收入占全部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的40%,利润占全部机械工业的50%,也就是说,汽车工业几乎支起机械行业的半边天。汽车的增长带动了内燃机行业20%以上的增长,也带动了零部件及母机——机床行业的增长。

  3、入世明显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业务的增长。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国际间往来,特别是在制造领域的往来具有释放效应。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合同外商直接投资6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84%;前三季度机械工业出口同比增长17.91%,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0%左右。

  另外,机械行业高速增长的原因还包括有效结构调整、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等因素,同时,前几年机械行业相对较低的基数也是机械工业快速增长的原因。

  二.高增长背后的反思

  1、盈利能力仍然不强机械行业的高增长的背后,也有很大的代价。目前我国机械出口产品主要是以出口量为导向,2002年出口增长最快的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为低端产品,利润率低;普通机床、基础件毛利率继续下降;国有企业财务负担重,大型重型机械企业主要依靠贷款维持生产。今年机械行业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上涨10%左右,但机械成品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价格稳中有降,大部分企业提升业绩依靠销售额的增加。

  从1999年—2002年中期机械行业类上市公司(不包括汽车类上市公司及2001—2002年上市的新股、次新股)的主营业务收入及盈利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2002年以来,主营业务利润率有下降趋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低,由于大部分三项费用计提增加,部分公司投资收益明显减少,2001年部分公司出现重大亏损,2001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较大滑坡。

  今年沈阳机床(相关,行情)在毛利不高的基础上对普通机床再降价10%左右,产品毛利率已经非常薄,部分国有企业费用较高,普通机床仅仅是维持一般生产费用。另我们对港口行业制造类上市公司和运输类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2年中期,港口运输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34.2%和17.36%,而港口行业制造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只有13.89%和6.63%。制造行业的利润被流通领域吞噬,制造行业主要依靠高速增长的业务量来支撑业绩的增长。

  2、行业内发展不平衡

  一是不同主体的机械企业发展不平衡。目前机械行业内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并存。行业内外商投资增长较快,2002年1月至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47.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05%;民营企业跟进一些市场需求增长快、但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利润较高的终端产品如装载机、汽车领域外资进入较快,而毛利不高的基础装备业如机床、重型矿山设备仍然集中在国有企业。这样留给国内市场两大隐患,国有企业不能摆脱困境,民营企业面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困难。

  二是基础装备跟不上终端产品的需求。2002年机械行业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工程机械等终端产品,需求高速增长,涨幅达到20%—30%或更高,而国内高精度设备、大功率运输设备及紧密配件主要还依赖进口,国内机床、仪器仪表及农机等重要行业的增速只有10%多一点。

  3、特定时期的高增长难以续后

  今年以来,机械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拉动。其中,包括国债项目拉动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西部开发固然拉动了机械行业的增长,但从今年上半年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的需求量来看,山东、浙江等发达地区的需求仍然领先于西部地区,显然今年十六大以前各地的“献礼”工程及加速投资是重型矿山机械和工程机械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头一年,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爆发性释放,一大批跨国企业开始在国内展开战略布局,这在短期内是投资拉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加大内资企业的压力;而汽车的高速增长则是入世的压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取得的,未来这种释放会逐步显现,现在还有一部分行业外的企业跟进,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

  考虑今年的增长因素,一是明年这些突发性因素可能会逐渐消化,国家直接投资的力度将有所调整,预计2003年国债发行1200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是民间资本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二是在2002年较高的基础上,明年难以再度拔高。因此,我们认为,机械行业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惯性,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需求依然会比较旺盛,但增幅将较今年有所回落。由于行业内的不均衡以及低效率的存在,预计

  2003年行业内结构调整还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是提升行业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

  2003年机械行业的投资热点:关注港口机械与钢结构领域;对机床工具、基础件、工程机械等领域继续关注行业整合与外资并购。

2002年12月9日15:25

我来说两句 推荐给我的朋友(短信或Email)

内容相关文章
  • 有色金属行业近期动向及发展趋势
  • 电力行业:供需将稳定增长电改建构新格局
  • 国际大麦涨价影响国内啤酒行业
  • 新药:行政保护让位于专利保护
  • 电子元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传媒行业2002年回顾与2003年展望
  • 民航业:欲借市场化飞高
  • 房地产板块2002年业绩不会大幅提高
  • 零售类企业如何应对新竞争环境
  • 作者相关文章

    机构相关文章
  • 操盘要点:深入挖掘近期放量股
  • 三聚氰胺价升相关公司受益
  • 预估业绩防“地雷”近身 3季度季报有看点
  • 中短期市场已经到达低位
  • 仍不排除节后再进行最后一跌
  • 次新券种大幅下跌
  • 陆家嘴(600663):土地批租带动业绩
  • 国债现券大幅下跌



  •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股市风云 >> 研究报告 >> 产业研究
    国际经济指标数据
    经济数据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国家 已公布经济指标 公布值
    USA 非制造业就业 43.6  
    USA 非制造业指数 58.7  
    USA 非制造业新订单 57.3  
    USA 连锁店销售额 +0.7%
    USA 连锁店销售额 -0.8%
    UK 零售平衡指数 +33  

    国家

    未公布经济指标

    预测值

    HK 国内生产总值 N/A
    HK 财政预算 N/A
    HK 国内生产总值 N/A
    UK 房屋价格指数 N/A
    FRA 财政预算 N/A
    GER 失业率 9.6%
    GER 失业人数变化 2万
    GER 工厂订单 N/A
    CAN 营建许可 2.5%
    EU 失业率 8.4%
    国内经济指标数据
    经济指标 较上年同期%
    GDP
    +7.3  
    工业增加值
    +9.9  
    M2货币供应额
    +13.1  
    M1货币供应额
    +9.5
    M0货币供应额
    -1.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

    固定资产投资
    +12.8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33.54
    合同外商直接投资
    +47.97
    热点行业研究
    最新资讯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5102181转6835电子邮件 sunnyjia@sohu-inc.com
    Copyright ©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