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迷的三聚氰胺市场于2002年6月份开始逐渐企稳走强,至目前价位已接近10000元/吨,而上半年该产品价格还一直徘徊在8000元/吨左右的水平。初步测算,吨级的三聚氰胺产销量在这轮价格回升中获取利润达千万元。三聚氰胺产品的价格上涨无形中使相关上市公司收益匪浅。对此,川化股份(相关,行情)、四川美丰(相关,行情)等公司在季报中都有所披露。
市场供应量的减少是带动本轮三聚氰胺价格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1998年市场行情中陆续建设投产的三聚氰胺项目在近两年的产品价格下跌过程中已有部分装置被迫停产或转产,中小企业的相继退出给拥有一定生产规模且有尿素供应保障的生产企业让出了市场空间。事实上,川化股份目前三聚氰胺的年产能达到2.6万吨,并且第三套1.2万吨/年装置不久可望投产;山东海化(相关,行情)(000822)也达到了年产1.3万吨的生产能力,且2001年配股项目中2.4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已完成进度57%。
另外,三聚氰胺出口量的增加为该产品国内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就国内市场容量而言,我国三聚氰胺产量约有50%依赖出口;而世界三聚氰胺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西欧、日本与美国,其中荷兰DSM公司独占全球产能的1/4。近期日元、欧元的持续走强抑制了日本及欧元区国家该产品的对外出口,而我国人民币的相对走弱却反而有利于国内该产品的出口。与此同时,2002年6月份由产能在6000吨/年以上企业参加的三聚氰胺行业联席会议明确将"有序提高中国三聚氰胺出口量和出口价格"作为主要议题,这对于规范国内三聚氰胺市场营销秩序将产生积极意义。
从影响本轮三聚氰胺市场价格走强的因素看,短期内这些因素仍会延续,相关上市公司于此收益在2002年年报中将会再次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