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进”虽贵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和产品优势,但在新产品研发上依然风险很大。为保持公司持续的成长性,“安进”管理层天价并购了产品具有“巨型炸弹”类药品潜质的“英姆纳克斯”。
去年12月,全球最大生物制药企业“安进公司”(Amgen)宣布,将以160亿美元并购美国另一家生物技术领域顶尖企业“英姆纳克斯公司”(Immunex)。
这宗全球技术最领先、产品最具竞争力的两家生物技术公司合并案,大大刺激了美国股市。消息宣布当天“安进公司”股价劲扬6.18%,“英姆纳克斯”股价大涨13.43%,在其带领下,美国生化股一扫一周前的阴晦,美交所生化股指数(BTK)当日收盘时大涨4.03%,纳斯达克生化股(NBI)也锐升了3.65%,充分表现出美国投资者对该并购案及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和青睐。
“郎才女貌”的结合
美国安进公司在肾脏病、肿瘤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全球领先,其核心产品EPOGEN(促红细胞生成素)、NEUPOGEN(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直都是全球基因工程药品销售的佼佼者。尤其是EPOGEN,因在治疗肾脏性贫血上具有突出疗效,不仅给安进带来巨额利润,且奠定了该公司基因工程药品在现代医学界的世界领先地位。2000年,安进全球营业额为36.2亿美元,净利润11.4亿美元,每股收益高达1.11美元,净资产43.1亿美元,成为美国的明星企业(如表1)。
被安进购并的“英姆纳克斯”是全球生物医药业中发展(相关,行情)最快的公司之一。作为美交所生化股指数的成份股公司,它在免疫系统的抗感染领域拥有全球最领先的研究实力。其2000年推出的治疗关节炎的生物类药品ENBREL,经为期一年的推广,2001年1-9月完成销售5.45亿美元,已具备成为“巨型炸弹”类药品的雏形。
两家公司的合并,促成了业内全球最大的并购案,其首要特点是规模巨大。为实现购并,“安进公司”投入了价值160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它允许“英姆纳克斯”股东以1股本公司股票换取0.44股“安进”普通股加上4.50美元现金。因为“英姆纳克斯”是家经营状况良好、成长性极佳的企业,“安进”并购中采取了超过“英姆纳克斯”现行股价18%的溢价策略,每股收购价达32美元左右。而“英姆纳克斯”在17日消息公布后收盘股价为26.96美元。是次并购后,新的“安进”总资产扩充为850亿美元,通过与“英姆纳克斯”换股增资的过程,“安进”还引入了原“英姆纳克斯”控股股东“美国家庭用品公司”(American Home Product Corporation)。这是一家在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的生产开发领域都有一定优势的制药企业,它在新公司中占有约8%的股份。这使得“安进”与大型化学药品制造企业结盟的战略又迈进了一大步。
“迎娶”英姆纳克斯正当时
“安进”对“英姆纳克斯”一往情深,主要基于“安进”对新产品的迫切需求。该公司为期10年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两大产品EPOGEN和NEUPOGEN的销售(如表2)。2000年这两类药物全球销售额分别为19.6亿美元和12.2亿美元,占整个“安进”产品销售的61.2%和38.1%。然而这两项产品从正式投放市场算起都已超过10年时间,产品经过多年的市场深度开发已进入稳定销售阶段,利润增长速度减慢。
与此同时,因生物技术药品开发存在着固有的系统性风险,“安进”在新产品的研究进度上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NEUPOGEN的2000年销售额较1999年出现负增长,更给“安进”管理层提示了企业发展的高风险期已经到来。“安进”迫切需要寻找像EPOGEN这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替代产品。
“英姆纳克斯”新产品ENBREL似乎具备了这种潜力。ENBREL最初经美国FDA批准的适应症是风湿性关节炎,但经大量临床使用后发现,ENBREL不仅对风湿性关节炎有非常不错的疗效,且对牛皮癣及牛皮癣型关节炎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在促进脊椎炎愈合的研究上,ENBREL也进入了二期临床,其应用人群和市场潜力骤然扩大。各种类型的关节炎是世界上的头号致残疾病,其患病人群多,用药量大,因此治疗性药品的市场巨大。
“安进”正是看中了“英姆纳克斯”的ENBREL,便想通过并购获得ENBREL的推广权,再利用自己在推广生物技术药品上的成功经验和蛋白质药品生产上的突出优势,将ENBREL培育成年销售在30亿美元的巨型药品,并使自己在蛋白质感染药领域达到全球领先。
显然,“安进”进行战略并购是出于对两个公司研究专长互补的考虑。从国际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趋势看,现代药物的研发就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各个相关专业的研究团队相互配合。更多的疑难疾病是多个复杂因素引起的,依靠多基因或多靶点的协同治疗才能有效,因此对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研究成果往往是经过了FDA认证进入了临床试验,但由于毒副作用等各种原因最终又被FDA终止临床,拿不到新药证书。为继续加强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力量,“安进”看中了在肿瘤免疫学上实力强大的“英姆纳克斯”,希望通过合并,使一种叫ABX-EGF的人类抗体蛋白在早期肿瘤前期诊断的应用上有突破性进展,以进入市场潜力巨大的肿瘤预防领域。
另外,OPG/OPGL抑制剂在抑制骨质损伤方面的研究,是两公司合并后的另一研究重点。“安进”还想深度研究牛皮癣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通过引进ENBREL,还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TNF-RI及“英姆纳克斯”的IL-1二型受体都引入治疗牛皮癣性关节炎的候选药品行列。由此可见,安进愿意付高价换取“英姆纳克斯”的研究力量,可谓用心良苦。
是次大并购也有资本市场一定的功劳。在网络泡沫破灭、美国经济衰退、股市进入调整期的今天,全美投资界对以高科技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健康产业依然情有独钟。2001年新出炉的全美十大牛股就有5家公司从事医药保健行业,其中3家是专业制造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药品的企业。可见在美股弱市的情况下,人们对“创造健康和美好生活”产业还是充分认可的。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报告也指出,2001年第2季度全美风险资金投向医疗保健及相关公司的资本为14.7亿美元,而2000年同期则为10.7亿美元。对医疗保健业的投资占整个风险投资额的13.8%,较2000年同期增长3.8%。20%的IPO公司属生物科技及医疗保健公司。
正是因为美国投资界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乐观情绪,支持着“安进”这样的生物制药企业市盈率长期高达50多倍(远高于美国上市公司平均20多倍的市盈率),也支持着“安进”在如此高的市盈率下还非常愿意在市场出高价并让出企业部分控制权进行并购,并相信自己是“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扩张的目的”。
安进并购给中国业界的启示
“安进”160亿美元并购案,再次提醒了中国生物医药界:该产业具有高风险和高投入特性。生物医药公司作为最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大优势应在于有应用价值的新产品的研究能力。绝大多数生物新技术、新发明,都来源于一流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安进”虽贵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和产品优势,但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依然风险很大,其10年以来大量研发资金投入许多都化为乌有,因为它再也没有出现过象样的产品。也正是基于这种危机感,“安进”管理层为保持公司的持续成长性,一直在寻找技术上的合作伙伴和潜在的“巨型”处方药品。
环顾中国生物医药业,最大问题在于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且整个产业绝大部分资金都集中投入到十几个有限的基因工程药品中,而这些产品除重组干扰素a-1b、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重组链激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外,其余都是对国外专利的仿制,面对国外专利侵权的诉讼风险较大。比如仿制“安进”EPOGEN进行生产的仅上市公司就有东阿阿胶(相关,行情)、哈药集团(相关,行情)、丽珠集团(相关,行情)、海王生物(相关,行情)、复星实业(相关,行情)5家。
“安进”的NEUPOGEN被仿制的就更多了,目前已获国家药监局批文的就有10余家,涉及到浙江天然、桂林集琦(相关,行情)、江苏吴中(相关,行情)等上市公司。对资金相对雄厚的上市公司来说,短期投资于以仿制为主的基因工程产业,对公司眼前业绩也许有点帮助,但对提高公司创新和研发能力等长远竞争力来说,益处就很有限了,且迟早会被越来越严格的专利保护措施所限制,并最终被淘汰。
因此,各公司与其在研发上小打小闹,各自为战,投资零散,不如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在生物制药的创新平台上多做些工作,确立起自己在某一领域哪怕是一点点的领先研究优势。该优势也许是某企业在今后生物技术领域产业整合中最被看中的因素,“英姆纳克斯”被人以160亿美元的天价购并,原因就在于此。
同时,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人,眼光还应更开阔些。基因工程制药只是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一部分,其它还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四大类核心技术,涵盖了农业、医学等所有与生命密切相关的领域。比如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产品(相关,行情)储存与保鲜,利用反义药物技术抑制不利基因的表达都是市场很广阔的投资项目。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投资在这些领域的项目并不多,较有代表性的是“天目药业(相关,行情)”组织培养的名贵中药材—石斛,“钱江生化(相关,行情)”的转基因水稻,“望春花(相关,行情)”的干细胞工程等。
只有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人关注这些以前并未被过多关注但前景不错的领域,生物技术产业才会真正的气象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