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潮又起?沉寂多时的增发暗流涌动
http://business.sohu.com/
|
[ 何本虎 ] 来源:[ 证券时报 ] 机构:[ 巨田证券 ]
|
虽然说周一大盘收出了久违的小阳线,但大盘仍然没有改变总体的弱势格局。分析大盘走弱的原因,扩容节奏的加快可以纳入其一。在两只大盘股中国联通和上海航空平稳着陆后,新股发行的消息仍不时出现在各媒体的显著之处。另外,沉寂多时的增发热潮也呈现暗流涌动的态势。深桑达在10月10日公布了获准增发不超过3000万股A股,周二则有两家公司同时公布了增发的消息。唐钢股份公告称,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A股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南钢股份在10月14日召开的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增发1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发行方案。那么,过去往往难以让投资者普遍认可的增发潮的涌动对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借助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也合乎情理;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其投资行为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对公司未来的良好预期,或者说是对市场发展的信心。因此,本质上讲,二者并不构成矛盾。笔者认为,以往存在的投资者对增发行为不欢迎的现象主要是没有很好地解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提高增发门槛之前,相当高比例的上市公司都有增发的机会,有条件的公司也当仁不让地争取增发的机会,还有不少公司还将配股改为增发,增发行为几乎演化为一种“圈钱”行为。正是因为很泛,使得管理很难,也就出现了“乱”的格局。
中国证监会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后,7月26日就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有关条件做出补充规定。规定指出,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另外,增发新股募集资金规模、最近一年的资产负债率、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完工进度、增发新股的股份数量等方面也做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与以往的增发条件进行对比,盈利能力要求的提高是新规定中最大的变化。很显然,随着门槛提高,会排除一大批以往有增发意愿的上市公司,大大减少市场的扩容压力。如果以2002年中期业绩计算,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大约有130家左右,占上市公司的比重并不是很高。如果能够合理控制增发的节奏,并且加强对增发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对整个市场中长期的负面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对投资者信心上也不会形成太大冲击。这样,也就能够体现出新规则在规范增发行为中的优势。
不过,对个股而言,短线风险仍然需要规避。由于增发新股的价格都与二级市场接近,股本的扩张对股价也会形成稀释作用。因此,投资者短线还是以控制风险为主。从中线的角度看,如果股价跌出了空间,鉴于增发板块基本面总体不错,则有逢低吸纳的机会,这在中远发展、银河科技、友谊股份等一批个股中已经得到了体现。
|
2002年10月16日09:17 |
|
|
市场直击 |
|
搜狐热门股 |
|
机构看盘 |
|
论坛精品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