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网上交易软件
·网上交易
·客服电话:8008205158

财经首页 |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沙龙 | 产经 | 企业 | 经管 | 外汇 | 理财消费 | 在线315 | 在线兴业 | 酒城| 会展 | 道琼斯
股市首页 | 要闻 | 快报 | 个股 | 上市公司 | 机构 名家 | 热点 | 数据 | B股 基金 期货 | 论坛 | 网上交易 | 俱乐部: 记者 股民
我的搜财
用户名 密码
个股查询
财经搜索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证券要闻
投资者信心大失 吴晓求痛陈国有股减持5大败因
http://business.sohu.com/
来源:[ 和讯网 ]
  白雪飘飘的英雄城,迎来了国内著名金融学教授吴晓求。吴晓求说,他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回到家乡为江西省第一家由江西企业控股的券商成立捧场。吴晓求的捧场出乎在场所有与会者的意料,在国盛证券的揭牌仪式上,吴晓求口若悬河,激情演讲了一百分钟,针对目前股票价格下降与GDP的增长呈强烈反差之现状,吴晓求痛陈中国股市国有股减持5大败因。

  在国盛证券的揭牌仪式上,吴晓求像例行公事一样说了不到两分钟的客套话,就将演讲话题转到中国资本市场。吴晓求说,当前的资本市场令人们非常迷惑,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速度与股票价格指数的快速下降成强烈反差。大家都知道股票价格指数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情况不是很好,股票价格指数更不是很好。说到底,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一个理论创新。如果理论上不清楚,那么资本市场很难发展。应该说它不象银行体系那么规范,那么全面。金融市场作为一个全新的资本市场,与银行市场不一样,综合资本市场的现象使人感到望文生意的理论。这些理论严重阻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五大理论混乱的认识造成资本市场的逻辑上的错误,没有逻辑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做不下去的。我国在2001年推出的国有股减持办法,所以今年停止了,因为逻辑上是错误,违背资本市场的规律。

  吴晓求认为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来说是十分混淆的。中国为什么发展资本市场,在理论层面不清楚,没有严格的标准,尤其是不能定位为企业融资的场所。在农业产业下不需要资本市场,只要需要与它相适应的金融市场。现在工业化出现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商业银行出现。随着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速度加快,同时产业风险加大。现在风险是种预期,这样产业的升级,产业的特征,满足不了产业这样的需要,商业银行是一种对成熟产业的安排,如果这个企业现在处于初级,我们有技术但拿不到钱,因为没有历史,没有信誉的历史,这样就没有人帮你担保。也没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会腐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科学转化为产业步伐加快,那么这个市场是什么呢,就是金融市场。股票市场是一个证券化的市场,包括风险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包括常说的创业板)。在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位的情况下,上千亿的国有股就进入市场,那不是圈钱是什么?现在的金融体系还是建立在风险的积淀基础之上的,很容易引起金融混乱。吴小求说,如果金融体系是动荡不安,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存在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国建立一种分散风险的市场,这就需要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因为理论创新是一切生物的来源,没有创新一切生物没有生命。金融是经济体系的一个蓄水池,这是水库理论。金融体系应保持一定的流动,金融体系就象长江一样浩浩流荡,使风险不断流动。美国的金融市场波动很大,像NASDAQ、道琼斯指数的疯狂下跌,虽然实际损失很大,但别人在飞速发展,分散了资本市场本身的风险,它对全球的影响比单独对亚洲的影响更大,除美元贬值速度没有它们快,制度上的波动不会比其它国家少。一个很重要的是金融体系是分散风险的,是风险流动化的或流量化的,金融体系的很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他们降低风险。我们说这些就是资本市场,到底有什么作用,它绝不是一个泡沫资源,国有股不少是历史遗留问题股,积淀了不少风险,在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情况下,将国有股推到资本市场中去,那不是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给投资者带来恐慌吗?吴晓求认为,资本市场的一个很重要过程就是帮助企业降低风险。金融的分散风险,必须帮助投资人减低风险,必须构建一个安全,风险流动的体系,我们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选择,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制度,这个制度既安全又有竞争。所有的金融体制在加入WTO后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的特殊,这是WTO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每一系列的规则仍然存在许多歧视性的倾向。所以我国加入WTO后的倾向就是将我国的证券市场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这就是我们的方向。现在虽然股票市场下跌,但资本市场绝对不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市场。对资本市场没有信心,就是对国家未来没有信心,有了信心人们才会将未来收入用来消费,金融才能不断发展,没有信心,经济是非常平淡的,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未来信心的基础上。我们现在的市场就是缺乏信心,人心涣散,我们市场处于危难之时,不是危机,也不是灾难。这个问题就出在了信心之上。你不能说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减持不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在我国加入WTO后是我国对外界的一种承诺,我们只作出资本市场的金融、保险公司等对外开放不超过30%的承诺,这是我国对外的一种优惠。要维护人民的信心,对未来消费的信心,信心分为消费信心,投资信心,所以说投资信心指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国有股的盲目减持让不少投资者失去了投资信心,失败是必然的。

  吴晓求说,资本是能够创造财富的,他坚决反对吴敬裢关于资本创造财富是泡沫的观点,他说吴敬裢关于资本就是左口袋里的钱往右口袋里转,右口袋里的钱往左口袋里转的理论是不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如果像吴敬裢这样为资本创造财富下定义,为经济泡沫下定义,那么钱就不能再生钱,社会也就根本没有财富可言。吴晓求说如果资本市场成了一个捣浆糊,成了一个几千万打麻将的地方,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一个简单的资源再生市场。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经济不可能有那样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之所以有如此快速的发展,我认为资本市场功劳最大。去年2月份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争论,因为有一个泡沫赌场论,我认为这都是错的。美国的现代金融服务业使美国经济达到20%,为什么这样呢。再加上产业的不断升级,我们在200多年前,社会真正创造的财富只有农业,当时它不创造财富,现代工业正在幼稚阶段,对工业的发展是一个理论技术的发展。

  企业在没有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价值,值多少钱呢?假设5000万。那么市场评价这个企业是不是值5000万,有可能会超过它。资本市场发展后,投资银行家将会把这个5000万的资产进行剥离,投资银行家的一个作用是提高企业的价值,然后进行上市、变卖等,可能这个5000万通过这样变成了3个亿,难道这2.5亿是泡沫吗。我始终不认为这是泡沫,这是它应有的价值。这就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提升。所以我说资本市场应该是创造价值,将会成为GDP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不是倒来倒去。

  吴晓求认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市场,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市场。比如说,两年前银证通是一个新的金融创新,当时是不允许的。现在我们大家知道,没有银证通是很麻烦的,特别是在取钱方面,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证券公司取现金是要预约的,取钱要打招呼,现在是不存在的,在一年前还是存在的,这是很荒唐的。那时候搞中签,要在当地银行有钱才可以中签,如果不是本人的话,那麻烦更大了。所以我们金融产品创新,它能提高效益,怎么能说它不创造财富呢。后来银证通的出现,解决了金融体系长期以来银行与证券市场相互隔离的局面,没有银行体系的支持下,那金融市场就走到尽头了。吴晓求认为,正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没有明确资本创造财富的真正目的,盲目的将上千亿的国有股投放到资本市场中去,导致市场失衡,所以当国有股一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不少逐利资金纷纷逃离资本市场,造成股指的疯狂下跌。

  吴晓求认为,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成为了阻碍资本市场发展的绊脚石,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表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的关系,这已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就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构成平台的现代金融活动。要正确处理、大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平台的现代金融活动。在现代化的经济下,没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成为不了一个经济强国,经济强国和经济大国是不一样的,经济强国需要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体系;在不断开放全球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如何能处在重要的地位,这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科学技术;二是现代金融业。金融产品的买卖就是资源的买卖,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源头还在什么是财富,土地是财富、汽车是财富,但这些都是物质的财富,我们还有许多非物质的财富,财富的虚拟化形势也就是在财富的结构里面。整个虚拟市场的变动就告诉大家整个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在国有股减持这个问题上,不能脱离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融,不能只是将国有股看成为企业解困,解决历史风险积淀的一种虚拟经济操纵手法。

  国际惯例和中国特色的背景的衔接和融合,这在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中国要不断向国际惯例靠拢,在经济活动中要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绝对不能走回头路,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要有民族性的东西。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的确有它的特殊性。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在一个相对独特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吴晓求认为,按照国际惯例是没有错的,不少人质疑国有股减持为什么在开始我们没有让60-70%的流通股流通,为什么一开始我们不做一个全面流通的市场呢?就是因为我们对当前市场的不了解,因为当时认为流通就是流失,这些股票就拿走了,拿走就拿走吧,只要给我钱就行了。我们应该找到办法,使这个结构与国际惯例接轨。但这个方法绝不是靠市场的大幅度波动来换来理想境界,从目前的境界到理想境界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我认为中国市场与国际管理相联系中,特别是资本市场要好好处理。资本市场是不是万恶资源,我们需要有正确认识。再加上什么是泡沫,在中国词典上,泡沫的确是贬义词,但这种活动是必要的,是必须存在的。(李德林)

2002年12月30日11:58

我来说两句 推荐给我的朋友(短信或Email)

内容相关文章
  • 两度尝试留悬念 “曲线减持”面对重重疑问
  • 国有股减持借力外援?
  • “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
  • 作者相关文章



    搜狐首页 >> 财经首页 >> 证券要闻
    市场直击
    搜狐热门股
    ·中技贸易:强势确立
    ·新太科技:题材丰富
    ·神马实业:短线黑马
    ·鲁润股份:魅力独具
    机构看盘
    ·国泰君安 国信证券
    ·联合证券 华夏证券
    ·南方证券 申银万国
    ·银河证券 大鹏证券
    ·国通证券 湘财证券
    ·江南证券 兴业证券
    ·中信证券 广发证券
    ·闽发证券 海通证券
    ·天同证券 青海证券
    论坛精品
    ·纸飞机:潜流涌动 中国证券市场将迎来“新重组”时代
    ·千秋家园:中小投资者不要过于沉迷于技术分析
    ·纸飞机:出货的烦恼
    最新资讯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5102181转6835电子邮件 sunnyjia@sohu-inc.com
    Copyright ©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