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2年B股市场走势,空头可谓得势不饶人,长驱直入,多头节节败退,投资者亏损累累:截止12月16日,深沪B股分别下挫25.82%、30.07%,年K线很可能将收一根光头破脚的大阴线。展望2003年,B股走势谨慎乐观。
市场定位:难以柳暗花明
市场人士认为,B股定位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共识问题。一方面,因目前B股市场作为吸引外资的功能定位不复存在,且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证券市场也将按入世承诺逐步开放A股市场,且目前外商投资企业A股上市已没有政策障碍。这表明原先只能在境内B股市场上市的外资企业又多了一条筹资的渠道。缺乏境外投资者的参与,若大力发展B股市场,不仅会导致重复建议、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会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也为以后AB股合并增大难度;另一方面,目前A股市场是国内重点发展的资本市场,且目前国内股票发行上市取消额度制,实行核准制,而目前B股平均股价仅同股同权的A股的一半,且B股市场明显缺乏流通性,因此B股市场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在B股市场发行上市,从历史经验可知,发行B股往往是企业无奈的选择。
预计向境外定向增发B股可能会成为明年个别B股上市公司筹资的新渠道。定向增发在政策上没有障碍,且定向增发B股已有华新水泥(相关,行情)等成功先例。今年11月份上工股份(相关,行情)已申请定向增发B股。但笔者认为,上工股份定向增发B股仅是公司失去配股及增发资格后无奈的企业行为,并不具有更多的含义。
此外,目前境内大部分机构无外汇收入,而一些外向型企业的留存外汇也多是一些流动周转资金;另外,国安基金管理公司和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相继获准筹建,但这些中外合作基金不能买卖B股,这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B股基金的预期。
尽管B股市场利好难期,但利空也难现。2002年11月19日在“世界资本论坛2002”上管理层强调,对于QDII和CDR的政策研究比较慎重,目前专家们意见也不一致,其相关研究还很不成熟,它们的出台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年K线:上长影、短下影、小实体
缺乏重大政策利好的刺激,明年B股难现大级别的上扬行情,但中级反弹可望,而且很可能会出现在明年上旬或上半年,但下半年走势将明显落后:(1)今年下半年以来,B股深幅下挫,B股较今年七月高位有30%的跌幅,其中国庆节后,深沪B股就直泻20%,且期间无一象样的反弹,深沪B股自身已积蓄了修正式的超跌反弹量能;(2)上半年不仅是信息披露的密集区,而且是年报业绩及分红方案的披露期,题材概念盛行,期间容易滋生以点带面的行情。(3)明年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投资者对股价接轨的预期使得B股下半年仍面临着较大的比价压力,毕竟B股平均股价及平均市盈率仍较可比性较强的香港H股高出一倍多。
至于大盘的运行空间,笔者认为,明年B股大盘仍有望上探深证B指245点、上证B指150点成交密集区,但难以逾越,此区域也将成为明年高位区域。从日K线组合可知,此区域不但是今年6月24日停止国有股减持后跳空上涨所形成长达三个月的横盘密集区,而且也是去年下半年的震荡区域,堆积了巨额的套牢盘,将对明年大盘的上涨构成层层叠叠的解套压力;明年大阳难期,但大阴难现,预计今年11月中旬以来所构筑的横盘密集区仍将成为明年大盘运行的低位区域:(1)深沪B股在去年分别重挫40.41%、29.01%的基础上,今年再度急泻30%,深沪B股分别回吐了开放政策涨幅的82.15%、83.1%。不管是从空间或时间等角度看,深沪B股中期调整充分。可以说明年B股指数是在一个较低的起点上,且年底的低位也是今年一月份的低位密集区,此区域对大盘支撑的有效性已经过大盘的多次确认;(2)决定股价的最终因素仍是业绩。B股经过一年半的重挫,B股特别是深B股已跌出了投资价值。可以说目前大部分B股股价已与国际股市接轨。目前仍有较大回归空间的均是一些小盘的三线股,这些盘小的三线股权重轻,对大盘指数影响不大,B股大盘已缺乏大幅做空动力。
故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明年B股走势先扬后抑,走势犹如过山车,从终点又回到始点,形态上将表现为一个收敛型的三角形态,年K线将为一根带较长上影线及较短下影线的小阳或小阴线。
个股方面,由于沪B股平均市盈率及平均股价均大幅高于深B股,而沪B股流通股本却大于深B股,价值回归引力将使明年深沪B股仍将延续今年底的深强沪弱趋势。而市场的逐渐规范及投资理念的逐渐成熟,明年一三线股比价调整仍将进一步深化。三线股重心仍将呈现出螺旋式下移走势,目前仍有较大的价值回归压力的B股有深本实B(相关,行情)、深纺织(相关,行情)B、深深宝(相关,行情)B、深中冠(相关,行情)B、胶带B、国旅B、宝信B(相关,行情)、上工B、物贸B等;而一些成长稳健质优股特别是一些近年来超高价增发A股的质优B股有望跑赢大市,如晨鸣B(相关,行情)、鲁泰(相关,行情)B、张裕(相关,行情)B、京东方(相关,行情)B、茉织B、鄂绒B、开开B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