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两市跌幅居前的个股有兰陵陈香(相关,行情)、紫江企业(相关,行情)、天歌科技(相关,行情)、ST盛润(相关,行情)。仔细分析这四只个股的下跌原因不难发现,各有各的"苦水"。它们综合代表了目前股价大幅下跌的一些个股的特征。兰陵陈香是庄股跳水、紫江企业是要求增发新股、天歌科技公司债务、股权等纠纷不断,基本面严重恶化。但是ST盛润却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ST盛润今日发布公告称,"有关媒体将公司每股收益误登为0.91元,特此更正"。ST盛润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是《证券时报》和香港《大公报》,由于深圳市场上有B股,所以香港媒体《大公报》也是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应该说这两家媒体的知名度在国内外是有目共睹的。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两家非常正规的媒体怎么会将-0.91元搞成0.91元呢?居然还是在媒体的头版位置,在"每股收益前十名"的列表中"盛润股份"位列第四,而且没有规定的ST字样。我们从公司股价走势中发现,10月31日该股放量涨停,可以想象许多投资者肯定将这则消息当作利好买入了大量的股票。直到今日上午该股停牌时投资者才发现有些被愚弄了。这样重要的大事会搞错,真是证券媒体排版出错或校对有误?那可是头版的位置啊,责任编辑等难道也在瞌睡吗?由此引发更多的深入思考:我们目前的证券市场许多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类似的情况不断发生后,受伤害的投资者该向谁诉苦?有关责任者应付什么责任?监管都又该如何实施更严厉的监督检查等等。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是中国证监会在今年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从制度到落实是需要市场各参与方共同努力的,上市公司要守法,投资者要守法,媒体及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专业人士更应该做带头的模范。象ST盛润那样的差错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工作责任心来解决处理。但是假如这媒体失误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不好告人的秘密的话,那么我们的证券市场真的将面临巨大风险。但愿我们的担心是杞人忧天,ST盛润只是一个印刷方面的小失误,投资者大可不必惊慌失措。
在三季度报告全部结束后,我们可以预见整个上市公司的全年业绩将有所提高,不过这中间还是要提醒投资者,目前只是未经审计的经营业绩,如果加上了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签字后再出现问题,那么监管部就应该认真地查问一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