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深沪两市共有有色金属上市公司24家。2001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步入低谷,金属价格普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业绩随之下滑。2002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仍然继续下降。23家上市公司(不包括新上市的厦门钨业(相关,行情))净利润同比下降8.70%。与今年中期业绩情况相比,净利润下降幅度有所减小。前三季度行业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99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4.07%,低于深沪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水平。尽管上市公司目前的效益不佳,但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展开和深化,行业的投资价值也将逐渐体现出来。因此,把握好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能更好地发现投资机会。
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0月22日公布了《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十五”工业及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了12个工业行业的近期发展方向。通过对《发展导向》以及近期公布的有色金属行业方面政策消息的分析,可以看出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以市场为导向
据有关报道,10月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表示:我国将原则上停止矿业权的行政审批,今后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矿业权。这意味着我国对矿业权的管理方式将从原来的的行政管理、无偿划拨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偿转让。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以及资源过渡开采的现象。今年8月出现了我国首次对金矿采矿权的拍卖案例,此事件标志着我国在全面放开矿业权市场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行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在规模上与国外大型企业差距较大,因此组建企业集团是提高我国有色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的方向。在“十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有色金属工业要通过联合重组,培育1-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8-10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集团。”最近从国家经贸委获知,我国稀土行业管理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南北两大集团即将成立。实际上我国稀土产业早已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是以内蒙稀土集团和甘肃稀土集团为主的轻稀土生产体系;南方是以上海跃龙有色金属公司、广州珠江冶炼厂等企业为主的中重稀土生产体系。成立南北两大集团也是对行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这将使龙头企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
三、有色金属企业多渠道融资将进一步加强
10月21日,财政部表示:要鼓励矿山企业多渠道融资,包括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并扩大利用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规模。有色金属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很大。扩大企业规模,完善产业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多渠道融资就成为必然趋势。
四、行业内的收购兼并将有所加快
行业内的整合以及相关行业企业间的并购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外资的引入以及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的介入将加速这一行业的并购重组。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处于低谷,企业的效益不佳无形中降低了其被收购的成本。在加入WTO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矿业作为资源垄断型行业,今后将成为跨国公司收购的热点行业之一。
五、有色金属企业深加工比重和能力将不断提高
我国有色金属产量逐年增长,但企业效益未能同步增长,主要原因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够,附加值较低。在《行业导向》中也列出了一些发展前景好的深加工产品,对有色金属企业及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六、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将成为获得稳定充足原料供应的重要途径
尽管我国是资源大国,但资源分布不均匀,部分矿产品储量较少,品位不高。目前看来,资源不平衡、部分金属原料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因此在开发国内新矿山的同时,国家也鼓励通过与国外矿山签订长期购买协议、海外投资办矿等多种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参股或控股海外矿山,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原料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原料价格波动给公司经营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入世以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有色金属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必然选择。因此,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自己的原料供应、生产、科研和市场销售问题。相信走在前面的企业将比其它企业更具有发展优势,投资价值将更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