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周,在中国联通(相关,行情)等新股密集上市的扩容压力以及全球股市全面暴跌的心理影响下,深沪股市迅速回补“6.24”的跳空缺口以后出现加速下跌的走势。在股指再度逼近1500点的心理关口的时候,市场多空争夺势必趋于激烈,对于大盘继续杀跌或者止跌回稳的分歧必然加剧,其间对政策面将有什么新的动作投资者又将产生新的预期,尤其是当1500点如果第三次击穿以后管理层是否会再度干预,是否有新的政策利好救市呢?
从本周走势来看,前两个交易日的加速下跌主要受到联通等新股上市发行的影响,周二一步到位地回补缺口,周三联通上市分流较多资金,加上深市本地股整体大幅下跌导致股指收出中阴线。在股指逼近1500点时多头护盘以及逢低抄底的资金逐渐增强,跌势有所减缓,以ST板块为主的先期调整的股票开始止跌回稳,但由于深发展(相关,行情)等指标股和部分老庄股上仍有较大的做空能量,因此还看不出明显的止跌迹象。由于近期的下跌,股指已经击穿了年初1340点和六月1450点形成的反弹支撑线,使得整个大盘运行趋势被破坏。按照波浪理论的分析,大盘有走完B浪反弹进入C浪下跌的可能。果然如此,不仅1500点难以守住,1340点的低点再次见到的可能性也都存在,那么就确实面临需要政策施以援手的问题。
虽然中线走势不容乐观,但股指短期内(十六大前后)击穿1500点的可能性较小,1500点将成为多空激烈争夺和多多头不能不全力防守的主要关口。第一,短线而言,近期的密集扩容造成的股市持续下跌较大的可能性是提前释放做空能量,使十六大前后的股市处于相对低位和低风险的状态中,这样即使没有政策利好刺激,一旦扩容压力减轻,大盘就较为容易地止跌回稳甚至在技术面支持下小幅反弹。其次,由于井喷以后的股市已经调整长达四个月,股指从1700多点跌到1500点附近,本身的调整较为充分,再加上股指1500点下方极易引发政策干预,做空能量不能不有所忌惮。第二,前面两次将1500点有效击穿以后,市场都处于一片恐慌之中,完全是依靠政策救市才化解险情,如果第三次击穿1500点将面临的问题是还有怎样的政策利好有可能像前两次一样力挽狂澜呢?投资者不禁要担心管理层到底还有没有政策牌可打。因此依赖政策救市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六月井喷行情中介入较深的机构必须设法自救图存,1500点将成为最后的防线。第三,从周五的走势可以看出,中国联通这样的超级大盘股在定价合理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发挥稳定大盘作用的,只要消化了新一轮庄股出逃的冲击以后大盘有机会止跌回稳。
如果1500点不幸被第三次击穿,政策面再度救市的可能性有多大,力度又有多大呢?
首先,笔者认为一旦破位即刻救援的可能性较小,导致近期股市下跌的原因,最主要的显然是股市的新股扩容压力,尤其是中国联通这样的超级航母登陆。从联通上市时交易所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提前到首日来看,管理层当然不希望股市因为扩容而下跌,但新规则实施以后不仅导致股指失真,大盘与个股仍然出现加速下跌的走势,可见股市的走弱已经不是政策面小打小闹能够扭转的。今年以来管理层推出了一系列利好,尤其是五月的新股配售、六月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等举措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股市并没有因此走强,让人不能不担心政策面还有多少利好的牌可打,因此即使1500点第三次被击穿,政策面有心救市,可能出台的政策力度也不会太大,这样管理层有可能放弃立即救火的尝试,让股市在自身供求的作用下下探寻求支撑,而政策面在十六大前后保持相对平静的可能性较大。
其次,从中线角度(比如到明年三四月份)来分析,政策面却有较大的施展空间。一方面,十六大以后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都将有更大的发展举措,与股市密切关系的重大政策如外资购并国企办法、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等出台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市场谈论较多的一些政策利好如股票融资、银行资金入市等,由于有一定负面效应管理层在推出时非常审慎,但有望在明年出现一定的政策突破。因此短期内的充分调整未必就是坏事,与其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勉力逞强,还不如充分积蓄能量以后准备明年展开更大力度的上攻行情。
短期而言,股指在逼近1500点以后多空力量的对比有望发生较为积极的变化,即使四季度资金面压力较大的问题,只要不出现太大的扩容压力,大盘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1500点以上有望止跌回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