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报公布季节,照例也是上市公司最为忙乱的一段时间,此时投资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业绩,不过传统的绩优股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很显然投资人难以忍受其不温不火的的股价,大家似乎更为关注重组股的业绩表现。ST板块更受瞩目。这其中既有为摘帽而竭尽全力,也有为恢复上市而费尽心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ST海泰(600082),昨日被“特别处理”当日股价放量涨停,与此前该股的“默默无闻”形成鲜明对比,这其中原因何在?它的表现对市场将会有何影响呢?在鱼龙混杂的重组股中如何发现有价值的投资品种?
对于ST海泰的活跃表现,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板块效应,确实在近期重组股反复活跃的过程中,ST海泰表现相对滞后,虽然底部反弹以来该股也有超过40%的升幅,但并不为人所关注,也许是在年报公布前,边缘化的特征使人很难将其纳入核心热点,而“戴帽”之后似乎更容易对号入座。那么“板块效应”是否就是其上涨的唯一理由呢?早于该股被ST的生态农业(相关,行情)(6000709)复市当日便被毫不留情的打到跌停,显然除了市场整体环境影响外,公司基本面的因素更为重要。
ST海泰前身是沪市老牌庄股津百股份,公司重组始于2001年五月,半年时间里公司很快完成了股权转让、股票更名以及资产置换等工作,其中置入的资产涉及高科技项目开发,创业投资、房地产(其中包括52.2万平米的土地使用权)等行业,不仅极大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同时更使其成功转型,此外,资产置换产生的2182万的交易差价也被大股东豁免,由此可见其重组的决心。不过受制于会计制度,其新置入的资产要在2001年12月12日后才计入公司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新置入资产只有18天的业绩计入2001年,这样该公司今年仍未摆脱亏损的命运。不过,从其资产重组进程来看,大部分工作已在去年年底之前完成,今年内扭亏的可能性相当大,这也是与其他ST个股的不同之处。
从ST海泰的案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重组成功与否,大股东作用不容忽视,由于被重组方往往重病缠身,或债务累累,或巨额亏损,没有强大的经营实力和不屈不挠的决心是很难笑到最后的,无论是巨人重组青岛国货还是振新入主苏三山,均是赁借重组方强大的经营实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此类实质性的重组往往给上市公司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因此在投资重组股时,判断重组方是否具有重组实力是确定投资策略的公司关键。
ST海泰的市场表现也说明,重组股仍然是市场最为活跃的板块,特别是随着年报披露进程的加快,一些题材将逐步明朗,而市场主力的操作手法也会有所调整,在短期热点主导行情的背景下,投资人的操作策略也应相机调整,前期普遍走好的问题股、重组股将面临分化,而投资价值尚未充分挖掘的白马股及重组股有望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