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联储为何大幅降息
11月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早先市场曾预测美联储会降低利率25个基点左右,但也有分析家说在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达到40年来最低点的情况下,美联储不到不得已不会利用降息武器。因此,美联储的决定一经宣布,马上引起市场巨幅波动。股市债市的表现都是先抑后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市场先是以为美联储掌握了什么它们不知道的坏消息,随后又被降息的实际利好所刺激,股指和现券价格大幅上涨。自从2001年1月,美联储已12次下调利率,降幅达5.25个百分点。目前利率水平是自196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公布了一连串经济数据-失业率上升、制造业活动下降、比预期低的经济增长率、消费者信心降至九年来最低。美国商务部在上星期宣布,美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比预期的低0.5个百分点。另外,早先人们低估了西海岸港口罢工的影响。本来第二季度美国进口增加了28%,但到了第三季度,进口、出口仅增长4.5%和3.8%。汽车部门的汽车装配在十月份下降了5%,耐用消费品订单也出现下降。所有这些都证明美国经济前景不甚明朗。引用11月5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发言,“现在说美国经济衰退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
目前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是不确定性。对伊拉克的战争到底会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多少不利影响,美国的消费者-自从去年以来支撑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否真的出现不愿增加消费的倾向,这些都不得而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Greenspan)在一份声明中称,近来的经济数据表明,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国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而正是地缘政治风险在抑制当前的支出、生产和就业。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经济对利率调整的敏感性降低,战争的临近使消费者拖延消费,企业延缓投资。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同时下调50个百分点,降至0.75%。最近几年,贴现利率一直是与联邦基金隔夜利率相差0.5个百分点以内(但是美联储计划在1月9日之后调整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将根据市场利率上浮几个百分点)。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率因素,联邦基金实际利率已达到0以下,有分析家说美联储已没有回旋的余地,面对疲弱的经济和消费者消费趋势下降所造成的通缩可能,美联储几乎没有选择。由于降息对经济的影响一般在6个月以后显现,因此,目前对经济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因素,美联储希望藉此振奋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从经济学理论角度看,随着利率接近零,传统的货币政策风险理论越接近失效,这也支持了美联储大幅降低利率的决定。
二、美国今后利率的走向
路透社对与美联储直接交易的华尔街主要大公司调查显示,目前有65%的公司希望在明年年中之前保持利率稳定,所有的公司都希望这一次降息是今年的最后一次降息。
从近几年的情况分析,以“未雨绸缪”方式提前调整货币政策以实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美联储惯用的手段。但是,尽管今年第二季度经济急剧减速和年中股市狂泻使得美国经济复苏面临新的危险,需要尽早恢复降息以保持经济复苏势头,但美联储仍在9月下旬的决策例会上继续维持利率不变。这与以前的一贯做法形成明显的对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在去年连续11次降息以后,目前已经处于左右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经济复苏乏力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加以刺激。另一方面,美联储可以使用的货币政策武器也越来越有限。
从去年12月11日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至1.75%以后,美国的短期利率已经处于1961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表面利率与零利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美国的实际利率基本上已经是零。因此,如果继续降低利率,美联储赖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也将越来越小甚至有完全失去作用的危险,可能陷入类似日本经济在这方面所遭遇的严重问题。为此,美联储在降低利率方面慎之又慎,不敢贸然行动。从这个方面看,此次降息对美联储来说实在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同时,此次降息以后美联储在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行调控方面面临的困难必然加大。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前景更加不明朗,但经济已得到平衡(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且生产力依然强劲。这也证明了美联储短期内不会再降息。
另外,由于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获得对两院的控制权,几个月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将共和党所承诺的减税和降低政府开支是否能够兑现,而不会再对降息有过多预期,这也正是格林斯潘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妙处所在。
从市场反应看,降息消息宣布以后,美国的半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而2年国债收益率变动相对较小,而5年以上国债收益率的收盘价反而比一个月前上涨,说明投资者认为短期内利率再次变动的可能性较小,目前的低利率环境将会刺激经济的复苏,中长期美国存在将利率调升的可能。
三、对欧元区国家利率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对欧洲中央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产生将示范作用。虽然欧洲央行ECB和英格兰央行BOE银行最新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25%和4.0%不变,但市场分析家认为ECB在下月降息的压力正在增大。ECB总裁杜森贝赫在利率决策会议后承认,ECB管理委员会中的18位委员意见分歧,经过加时讨论才获得维持利率不变决策的通过。这表明ECB内部对此次利率决议的不同意见势均力敌,正是因为如此,市场多数认为,ECB只是把降息行动推迟,预测ECB将在12月降息。正如ECB所言“将关注欧元区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任何下档风险”,降息的空间始终存在。另一方面,ECB降息存在很大的必要性。由于欧元区对财政预算有严格的规定,欧元区各国政府目前难以采用财政措施以抑制失业率上升和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上周末,欧元区财长们承诺将遵守稳定与增长公约,ECB不必再担心各国政府可能背离预算限制,降息将成为刺激经济的武器,一旦ECB降息,BOE追随的可能性较大。
四、降息对我国外币存款利率和证券市场的影响
自从2000年9月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曾9次下调美元等外币存款利率。从降息的时间节奏把握上看,扣除美联储最近一次降息,前11次美联储降息中有8次我国商业银行跟随下调美元等外币存款利率,时间上稍微错后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目前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已从2000年9月21日的5.5%下降到1.25%,下降4.25个百分点,与美联储4.75个百分点的降幅相差无几。没有跟进调整的3次分别在2001年1月、3月和10月,其中前两次的可能原因是我们当时已预测到美联储会连续动作,因此在2001年1月13日的调息中,一次将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0.87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超过了美联储单次降息幅度(其他期限存款也作了相应调整),另外也为配合01年2月份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B股的政策的出台。而10月2日美联储降低利率,我们没有跟随调整,一方面可能是美联储在此期间调整过于频繁,距离上次调息时间不过两个星期,央行存在政策时滞,另一方面可能是考虑B股市场在6月份之后持续下跌,而6月份之后的3次小幅降息都没能有效刺激B股市场,因此,央行暂时放弃了让商业银行在10月份的降息机会,但此次美联储降息我商业银行跟随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是: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是否会降低外币存款利率取决美联储降低利率的频率及力度。11月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同时下调50个百分点,降至0.75%。这次降息是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早先市场曾预测美联储会降低利率25个基点左右,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率因素,联邦基金实际利率已达到0以下,因此,美联储此次降息是比较激进的。如果继续降低利率,美联储赖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也将越来越小甚至有完全失去作用的危险,可能陷入类似日本经济在这方面所遭遇的严重问题。根据路透社对与美联储直接交易的华尔街主要大公司调查显示,有65%的公司希望在明年年中之前保持利率稳定,100%的公司都希望这一次降息是今年的最后一次降息。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央行放弃这一次降息机会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近期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美联储调低利率而欧洲中央银行和英格兰银行没有跟随调整,加大了美欧利差,促使美元对欧元及英镑汇率降低,而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将增加中国出口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但由于今年宏观经济形势较好,外资流入和外汇储备有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央行很可能降低美元等外币利率,以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鉴于目前外币存款以美元居多,随着美元利率降低,将促使投资者改变观念,逐渐丰富持币结构,英镑和欧元等高息货币将受到青睐。降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限。近期内对B股市场有较大影响的3个消息是:上周一公布了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可向外商转让的消息;周四美联储决定降低利率,周五公布了QFII管理暂行办法,其中QFII属利空消息。但从B股市场的表现看,美联储降低利率消息宣布当天,B股市场不升反降,而星期五QFII消息宣布以后,B股市场深幅下挫,表明B股市场投资者信心不足。去年以来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并没有将人民币储蓄存款挤到股市中,估计降低美元存款利率也不会改变近期B股市场的走势。自2001年允许国内投资者投资于B股市场以后,B股市场实际上主要的投资者以国内投资者为主,A、B股市场的合并随着本周一些措施的出台,合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究竟是向哪个市场靠拢,还要看进一步的政策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