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2年已经进入尾声,ST公司陆续公布了2002年的年度业绩预测。当然,有盈利,也有亏损。ST龙建(600853)就属于预计盈利的公司。
ST龙建在2002年度经营业绩预盈公告中称,因公司在2002年3月16日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主营业务已由特殊钢的生产与销售变为公路桥梁的施工,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彻底转轨,预计公司2002年度全年实现扭亏为盈。按照公司目前的资产状况,扭亏后将顺利摘帽。回顾ST龙建的转型过程,对未来可持乐观态度。
股权转让打基础
2002年3月16日,可以说是公司发展途中的一个里程碑,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在股东大会上全票通过,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入主该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2年6月,《股权转让协议》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北钢集团与路桥集团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也得以正式实施。转让完成后,路桥集团持有公司20743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8.96%,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钢集团仍持有13500万股,占总股本的25.36%,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大股东的变更为公司的主业转型奠定了基础,由原来的特殊钢制造转变为公路桥梁施工。
大股东实力不俗
显然,作为一家因为更换大股东获得新生的上市公司来说,新股东的实力对ST龙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股东的实力究竟如何?
公开资料显示,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是在国内路桥施工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型施工企业,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具有国家一级建筑施工资质,现已申报公路施工企业总承包特级资质。总资产为26.6亿元,净资产为9.2亿元。公司还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不难看出,集团公司在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从龙建集团近几年的经营业绩看,也是名副其实。该公司近三年平均工程结算收入为16亿元。最大施工生产能力为每年可完成高等级公路400公里,及特大型桥梁建设,产值25亿元。公司先后承建了京哈、绥满、同三等多条国道主干线和10余座省境内特大型桥梁,以及孟加拉、苏丹、肯尼亚等国的公路桥梁工程。在1991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后,相继获得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百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最佳施工企业、全国交通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
企业于1998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获得了对外经营资质。2001年获得OHSM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路桥行业第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企业;成功申报并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独立获得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西段松花江斜拉桥项目,正式进入斜拉桥施工领域;在西部开发上,公司获得在西部5个省份的工程任务。
资产结构得到优化
在新的大股东成功入主后,公司进行的首要工作是资产重组。首先,按2001年9月末ST龙建的总资产216264.7万元,负债合计140487.1万元,北钢集团以承担140487.1万元债务的形式零价格受让ST龙建的等额资产。经过此次置换后,上市公司剩约75777.6万元的净资产,内容为ST龙建对北钢集团的其他应收款。按补充协议,北钢集团保留1220万元的投资,最后ST龙建对北钢集团的其他应收款为74557.6万元。
之后,黑龙江省路桥集团以其经评估的一至六分公司和伊哈公司59.46%的股权以及齐大公司45%的股权,总值为59990.29万元的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从而彻底改变ST龙建的资产质量和主营业务,置换方式为等价值资产置换。通过此次资产置换,北钢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其他应付款减少6万元左右,仍有约1.6亿元对北钢集团的其它应收款暂留在ST龙建。
虽然说ST龙建与北钢集团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仍有待继续解决,但总体来看,公司资产结构的优化还是非常明显。特别是优质资产的注入,为扭亏奠定了基础。
未来可期待
ST龙建近期的一系列公告显示,公司在项目建设上呈现可喜的局面。2002年12月17日,ST龙建作为国道314线和硕至库尔勒公路建设工程第四标段的中标方,于2002年12月10日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项目执行办公室签订了《国道314线和硕至库尔勒公路建设工程(第四同段)合同协议书》,合同造价27710万元,工程期限为36个月。
2002年10月24日公告称,公司决定投资1500万元设立哈红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对哈红公路进行BOT项目管理,即在原有三级公路的基础上改建为二级白色路面,并对哈红公路进行建设和运营,预计哈红公路总造价24500万元。公司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基础设施经营的一大转变,能否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值得我们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