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公布的200余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表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不同行业市场竞争的不同造成业绩差距的进一步加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受惠颇多,因此经营业绩呈良好发展态势,比较典型的如天津港(相关,行情)、南京水运(相关,行情)等。
同样受钢铁进口紧急限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以及相关行业的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被市场一些人认为是"夕阳行业"的钢铁行业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增长,韶钢松山(相关,行情)、新钢钒(相关,行情)、凌钢股份(相关,行情)等均成为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这说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对行业发展的分析和判断切不可人云亦云,照搬国外模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中国自有自己的特色,发达国家的"夕阳行业"不一定就不能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显然有时候讲讲"中国特色"是有必要的,传统产业也能绽放"第二春"。
与钢铁行业一样,传统行业中的机械制造业也在今年异军突起,山推股份(相关,行情)、中联重科(相关,行情)等的快速增长反映出了这一点。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重装备工业增长周期,一些传统行业还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汽车、造船、航空制造也会逐渐显山露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就意味着在发达国家已是夕阳行业的部分产业在我国反而拥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并随着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而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而竞争已经白热化和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则低位盘整,众多上市公司自身竞争力的不足而出现明显业绩下滑,这在石化、家电、百货业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如家电业中的小鸭电器(相关,行情)、造纸行业的吉林纸业(相关,行情)、百货业的兰州民百(相关,行情)等等均发生了严重亏损。
第二,ST板块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由于退市的压力,ST股票展开"自救运动",这造成该板块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分化。凡是能完成重组或业务转型的,经过了近一年的资本运作,大批ST个股扭亏,有的甚至一跃成为绩优股。最典型的就是ST厦新(相关,行情),三季度每股收益1.04元,简直就是97年的四川长虹(相关,行情),应了一句话"不是我不明白,只是世界变化太快"。而无法在近期完成重组的,则是越亏越厉害。看看ST盛润(相关,行情)就知道什么叫"弱者恒弱"了。
总体而言,尽管数字是枯燥的,但所反映的事实和现象却是"鲜活"的。在目前市场整体不佳的运行背景下,更是投资者应该静下心来,做做功课的时候。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管理层对上市公司重组的进一步扶持,明年,证券市场很可能会迎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转折点,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