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易的股价和市盈率奇高,如用"某些专家,某些著名人士"的话来讲,网易目前9美元的价格存在着极大的泡沫,是不是成熟的美国投资者都疯了呢?
■如果和美国股市接轨,要知道美国股市1美元左右的"垃圾股"折合人民币也达到8元多,这个股价在目前的沪深股市已不算低了;
■股价是将来式,市盈率是过去式和现在式,因此,简单地拿市盈率来衡量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以及泡沫成分是非常可笑的,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宝钢股份(相关,行情)60亿美元的总市值在美国或是西方国家大概只能够买与宝钢股份同等规模公司的一小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沪深两市的股价并不高;
■可能在你还在讨论市盈率高低时,外面有人已先知先觉进来抄了个大底。
刚刚有所企稳的沪深大盘昨日又拉出一根中阴线,令投资者无所适从。不过今天笔者并不想多谈论指数本身,而想就近期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网易股价上升至9美元这一现象谈一些看法。9美元,按照人民币汇率来估算的话那就是近75元人民币,其流通市值也近30亿元人民币了。把网易的价格放到沪深两市上来看,已经是第一高价股了,而且它的市值还不算小。而令人奇怪的是,如果按照严格的财务分析以及相关市盈率来分析的话,网易只是一家市盈率奇高的微利公司。以"某些专家,某些著名人士"的话语来讲,网易目前的价格存在着极大的泡沫。那么是不是美国投资者都疯了呢?美国股市"过度投机"了呢?可这毕竟是在美国2000年网络股泡沫刚破灭了不久之后,我想美国投资者不至于犯两次错误吧。我们某些著名人士不是一直宣称沪深股市要与国际接轨吗?美国股市的一些运行特征可一直是此类人士的"榜样",如此我们是否也应该在股价上和美国股市接轨一下呢。要知道美国股市1美元左右的"垃圾股"折合人民币也达到8元多,这个股价在目前的沪深股市已不算低了。这种想法也许有点荒唐,但想必广大散户是希望如此的。
事实上,笔者说这些别无它意,只是觉得目前市场似乎对"投资价值"这个关系到市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生了认识性偏差,而某些"专家"的言论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观点不是说市盈率太高,没投资价值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此市场的大跌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而这可不是出几个"利好"就能解决问题的。
笔者在此并不想给"投资价值"一个严格的界定或权威性的论述,毕竟笔者没有这种资格同时也不想像某些人士那样不懂装懂。但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按照典型理论知识: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其产生未来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而市盈率是对上市公司在某一时间点上股价与盈利能力比率关系的反映。显然,前者是将来式,这也和证券市场一句常用语"买股票,就是买未来"相呼应;而后者是过去式和现在式,是反映已发生的情况。因此简单地拿市盈率和投资价值等同起来显然是牵强的。典型的例子便是相当多的投资者在1998年介入近40元的四川长虹(相关,行情),最大的理由便是当时长虹市盈率相当低。而事实上长虹在此后便进入了经营上的下滑趋势,目前股价仍在8元一线。由此不难推断,简单地拿市盈率来衡量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以及泡沫成分是非常可笑的。但令人吃惊的是这种错误性认识已进入可怕的思维惯性和定式中去,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式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辨证看待"市盈率"和"投资价值"等问题,这样,投资者的信心才能树立,市场也才会稳定。
同样,在管理层推出向外资转让国有法人股和QFII等向外资开放的政策后,有些人士简单地把所谓的"投资价值"作为研判外资是否会进入的标准,并将某些外资代言人的言论作为依据。但问题是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表,他们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全信,他们要进来总不会先说"我们要进来了,你们先把股价做上去吧"。因为对想买的投资者来说,股价总是越低越好,便宜货谁不想捡?另外,在这里我们也必须考虑一下人民币汇率及其购买力的水平,以宝钢股份为例,该股总股本为125亿股,目前市价4.10元,总市值500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也就在60亿美元左右。这就是说,国外投资者只要拿60亿美元就可以买下整个宝钢股份,而这60亿美元在美国或是西方国家大概只能够买与宝钢股份同等规模公司的一小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沪深两市的股价并不高,对那些想进入我国产业界的国外资本来说其实是很低的。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目前沪深两市的个股都已经具备投资价值了,毕竟还是有部分绩差亏损股的存在。但随着股指的回落,大部分个股已经跌到了近几年的低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能在你还在讨论市盈率高低时,外面有人已先知先觉进来抄了个大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