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25 09:38
--------------------------------------------------------------------------------
整体而言,市场成交量的萎缩反映市场惜售及不追高的矛盾心态,表明大盘调整仍会延续,而大盘成交量的放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利好的再次推动,惟其如此,才能促成大盘结束调整再拾升势。
在6月24至28日放出天量之后,两市成交量自7月1日起即开始萎缩,当日沪市成交144亿,比6月24至28日平均成交272亿萎缩47.06%,7月1日深市成交75.32亿,比6月24至28日平均成交209亿萎缩63.96%。7月11日,沪市成交92.82亿元,再次跌破100亿,同日深市成交53.96亿,跌破60亿。7月16至19日,深沪两市总成交分别为106.41亿、103.2亿、133.7亿、120.65亿,有一定的放大,体现为大盘在触及20日均线后的反弹放量。7月22至24日,深沪两市总成交分别为133.86亿、112.32亿、89.92亿,市场成交日趋萎缩。
成交量的萎缩反映了市场惜售及不追高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在6月24日前后两市成交放出天量之后,成交急剧萎缩,盘面显示抛压很轻,表明市场严重惜售;另一方面,市场亦缺乏积极买盘,这体现为6月24日前后对大盘指数暴升做出巨大贡献的低价大盘股如宝钢股份(相关,行情)、中石化、山东基建(相关,行情)、江西铜业(相关,行情)整体回调,中海发展(相关,行情)的破位下行表明低价股盘局打破后选择的方向是向下,原因在于6月24日前后大规模介入这类板块个股的基金券商在突击建仓完成后,没有新的后续资对该板块个股跟进推动。“国有股停止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之重大利好并未能引发市场持续上涨行情,以及6月24日以后介入的投资者实际上绝大部分处于浮亏状态所导致的负财富效应,使得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追涨意愿不高。
大盘后市成交量的放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性利好的再次推动,惟其如此,才能促成大盘结束调整再拾升势。尽管管理层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导向不用质疑,“十六大”前后出利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管理层亦难以天天出利好,加之大盘本身也存在量能急剧放大后的消化及修正短期偏高的技术指标问题。因此,尽管不排除后市继续出政策利好的可能,但在短期内这种可能性不大。以此看来,大盘将延续震荡调整,在1680点宣告不守之后,大盘下一步将考验30日均线即1650点左右。从周K线分析,除6月24日所在周跳空向上留下缺口收阳外,7月1日起所在周及7月8日起所在周均收阴线,7月15日所在周虽收阳,但周K线低点在下移,7月22日以后5周均线被击破,如本周不能收复,则大盘调整时间将延长,调整幅度将加大,24日跳空缺口上方低点1650点未必能保,大盘将寻求1600点的支撑,调整时间有望延续至7月底至8月初。
|